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 素养提升——文言对比整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11:02: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12分)

素养提升——文言对比整合

对比点 篇 目 分 析 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在古代都属“杂记体”,但写法各不相同。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大多数是游记,还有一种是普通的叙事性散文。 (1)《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从体裁上说都是游记,都有清晰的游踪(游览经过),但是也有不同。 《桃花源记》是借游记之体讲述虚构故事表达社会理想,与真正的游记不是一回事。 《小石潭记》则是比较典型的游记,在记述沿途及小石潭上所见的同时,更多地抒发作者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如写“如鸣珮环”的水声、写“似与游者相乐”的鱼儿;或直接抒发情感,如坐潭上看到“寂寥无人”的四周时,直接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手法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正面直言潭水清澈,“全石以为底”从侧面衬托出水的清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正面写鱼,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游鱼的数量、影子清晰可见来烘托潭水的清澈。写水的清澈抒发作者的喜爱之情,并为下文的“悲”做铺垫。 (2)《核舟记》虽然也名为“记”,但并不是记游,而是记核舟这个“物”,按照今天的观念,这是一篇说明性文字,应重点关注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说明的顺序等。 (3)《醉翁亭记》是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的模式,融入了大量议论和抒情成分,多用骈偶句,语言简洁流畅,委婉有致,创造了游记散文新的审美意境。 (4)《岳阳楼记》不拘泥于唐代亭台楼阁以记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体式,而是吸收了骈文赋体对偶的句式特点,强化了议论、抒情色彩。 (5)《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情怀,都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都以描写景物为主,融入作者细腻的情思,情景交融。 《三峡》先写三峡总体形势,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夏天、春冬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景象。文章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记 《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 《核舟记》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 山水 《三峡》 《答谢中书书》 《与朱元思书》

林泉的情趣。 《与朱元思书》一文,以书札的形式,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1)都有劝说的目的:《出师表》诸葛亮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刘备的遗志,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从自身经历联想到国家,类比劝谏君主纳谏,使齐王广开《出师表》 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送东阳马生序》作者通过讲述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攻读,《送东阳马生序》 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孙权劝学》中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孙权劝学》 蒙的状况做对比来反驳他的托词,使吕蒙没有理由不学习。《诫子书》 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是通过鲁肃的话从侧面表现出来的。《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劝诫方式:《出师表》中诸葛亮是直谏,用表文的方式直接向君主提建议。《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是讽谏,用暗示、比喻的方法提建议。《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和《诫子书》中的诸葛亮则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劝诫和劝勉。《孙权劝学》中的孙权是以君主的身份劝说下属要多学习。 (3)表达方式:《出师表》言辞恳切,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性强,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体现了古代的劝说艺术。《送东阳马生序》作者现身说法,回忆了求学时的经历,委婉地解释了自己学有所成的原因。《孙权劝学》以对话的形式,将孙权自己的情况与吕蒙做对比来劝说吕蒙学习。《诫子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赞美美好德行。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莲“出淤泥而不染”美好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劝说 言志 《陋室铭》 《爱莲说》 立德 树人 《〈论语〉十二章》中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论语〉十二章》 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2)大量使用排比句。文章说理

死于安乐》 《虽有嘉肴》 《马说》 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如《鱼我所欲也》“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6个事例的排比。(3)善于举例,这些例子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有代表性的具体人物事例。这样不仅使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所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4)运用对比论证。 《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河中石兽》僧人们和讲学家只考虑了一个因素,而不考虑其他,所以没有找到石兽,老河兵富有经验,善于思考,考虑周全所以成功了。此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想得周全,不能只考虑一面不考虑其他,否则无法完成该做的事。 《狼》:不要被假象迷惑,要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敢于斗争。 《卖油翁》:不管你有多大本领,做人要内敛,要含蓄,要低调,不要张扬自满。 《愚公移山》: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穿井得一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听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杞人忧天》: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有毫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但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一事 一理 《河中石兽》 《狼》 《卖油翁》 《愚公移山》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