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2:24: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填空题

1.计算基础高度和内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应按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

2.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取决于 桩身的材料强度与地基土对桩身的支撑能力 3.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沿柱对承台的冲切和单一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要求。 6.在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作用分析中, 地基的刚度 起主导作用。 8.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由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共同承受 9.单桩的破坏形式有 压屈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刺入破坏

11.沉井基础一般由 井壁、刃脚、隔墙、井孔、凹槽、封底和顶板 等组成。 名词解释

持力层:直接支承基础的地基土层。下卧层:基础持力层以下的各土层 。 基础埋深:一般指基础底面到室外设计地面的距离。

基底反力:作用于基底上的总竖向荷载(包括墙或柱传下的荷载及基础自重)除以基地面积。

倾斜: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膨胀土:土中粘粒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且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特性的粘性土。 问答题

1.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答:基础的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基土冻融条件等,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2.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选择基础的材料、类型、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选择基础的埋置深度; (3)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4)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5)必要时进行地基变形与稳定性验算; (6)进行基础结构设计; (7)绘制基础施工图,提出施工说明。 3.为减小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危害在建筑上,应考虑采取哪些措施?

答:建筑体型力求简单,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设置沉降缝,控制相邻建筑物的基础的间距,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

4.什么是复合桩基?什么是复合地基?二者有什么不同?

答: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就是复合桩基。复合地基是指由竖向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复合桩基属于基础范畴,而复合地基属于地基范畴。 5.地基承载力公式为什么要进行宽度和深度的修正?

答:承载力宽度修正 :根据大量的载荷资料表明:对于?k>0的地基土,其承载力的增大随?k的提高而逐渐显著。若地基底部的宽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将提高,所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予以宽度修正。当b>6m时,修正公式必将给出过大的承载力值,出于对基础沉降方面的考虑,此时宜按6m考虑。另一方面,当b<3m时,根据沙土地基的静载荷资料表明,按实际值计算的结果偏小许多,所以《地基规范》又规定,当基底宽度小于3m时按3m考虑。

承载力深度修正 :静载荷实验又表明:地基承载力随埋深d显线形增加趋势,即深度修正系数将增大。实际上,如果埋深d越大,那么基础以上的土可做边载考虑,基底处土体所受到的上覆压力越大,使基础产生失稳和破坏的荷载也越大,也就是说,埋深越大,地基承载力越高。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答:(1)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承受荷载的能力

(2)根据对荷载效应和地基承载力的取值方法不同,主要有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按地基荷载实验或触探实验确定;按有关规范提供的承载力或经验公式确定。

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的区别

答:刚性基础:柔性基础不能扩散应力,因此基底反力分布与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致。而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下,基础均匀下沉。刚性基础具有“架越作用”,而柔性基础没有。承载力相对较小,受压不收拉;毛石,砖,素混凝土均属于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抗弯刚度很小,可随地基变形而任意弯曲。而刚性基础抗弯刚度极大,原本是平面的基底,沉降后依旧保持平面。承载力大且抗拉抗压能力强,钢筋混凝土基础 弹性地基梁理论

答:弹性地基梁,是指搁置在具有一定弹性地基上,各点与地基紧密相贴的梁。如铁路枕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梁等等。 通过这种梁,将作用在它上面的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的地基上,即使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基,也能承受较大荷载,又能使梁的变形减小,提高刚度降低内力。 地下建筑结构弹性地基梁可以是平放的,也可以是竖放的,地基介质可以是岩石、粘土等固体材料,也可以是水、油之类的液体介质。弹性地基梁是超静定梁,其计算有专门的一套计算理论。 地基的补偿效应

答:补偿效应:因开挖基坑卸去的水和土的重量,可以补偿建筑物的全部或部分重量。补偿效应基础类型有:欠补偿基础、等补偿基础、超补偿基础。地基基础的补偿性设计概念:把建筑物的基础或地下部分做成中空、封闭的形式,那么被挖去的土重就可以用来补偿上部结构的部分甚至全部质量。 桩的分类

答:按施工方法:预制桩和灌注桩

制装材料:混凝土桩、钢桩、木桩、钢筋混凝土桩、组合材料桩 设置效应:挤土桩、部分挤土桩、非挤土桩 桩径大小:小桩、普通桩、大直径桩 荷载传递方式:端承桩和摩擦桩 负摩阻力和群桩效应 答:1.桩周围的土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下沉,且变形量大于相应深度处桩的下沉量,即桩侧土相对于桩产生向下的位移,土体对桩产生向下的摩擦力

2.桩数不止一根的桩基称为群桩基础。群桩中的每根桩称为基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基础,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承载力和沉降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和设置方法相同的单桩有显著区别。 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答:按材料强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静力触探法、经验公式法、动力试桩法。

单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有哪些?其承载力各取决于什么因素? 答:1.当柱底支承在很坚硬的地层,桩侧为软土层,其抗剪强度很低时,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如同一受压杆件呈现纵向挠曲破坏,桩的承载力取决于桩身的材料强度

2.当具有足够强度的桩穿过抗剪强度较低的土层而达到强度较高的土层时,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由于柱底持力层以上的软弱土不能阻止滑动土楔的形成,柱底土体将形成滑动而出现整体剪切破坏,桩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柱底上的支承力,桩侧摩阻力也起一部分作用

3.当具有足够强度的桩入土深度较大或桩周围土抗剪强度较均匀时,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刺入破坏,基桩承载力往往由桩顶容许沉降量控制 沉井基础的分类

答:按施工方法:一般沉井和浮云沉井

制造材料:混凝土沉井、钢筋混凝土沉井、竹筋混凝土沉井和钢沉井 沉井的平面形状:圆形、矩形、圆端形;按井孔的布置方式:单、双、多 沉井的立面形状:柱形、阶梯形、锥形沉井 沉井基础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井壁:在沉井下降过程中起挡土、挡水及利用本身自重克服土与井壁间摩擦力下沉

刃脚:利于沉井切土下沉

隔墙:将沉井空腔分隔成多个井孔,便于控制挖土下沉,防止或纠正倾斜和偏移,并加强沉井刚度,减小井壁挠曲应力

井孔:挖土排土的工作场所和通道,保证沉井均匀下沉 凹槽:用于沉井封底时使井壁与封底混凝土较好结合,使封底混凝土底面反力更好的传给井壁

射水管:通过控制水压和水量来调整下沉方向

封底:防止地下水涌入井内,承受地基土和水的反力 顶班:承托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 基坑的支护类型

答:放坡开挖及简易支护、悬臂式支护结构、水泥土桩墙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拉锚式、土钉墙、其他支护结构 基坑地下水控制方法 答:1.集水明排法

2.井点降水法:轻型井点法、喷射井点法、管井井点法 3.管井井点法

各种特殊土的特点及工程特性

答:软土: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及不均匀性等

黄土:湿陷性

红土:不均匀性,结构性裂痕发育 膨胀土:膨胀和收缩特性

盐渍土:盐胀性、溶陷性和腐蚀性 冻土:冻胀性和融陷性

复合地基:指由两种刚度(或模量)不同的材料(桩体和桩间土)组成,共同承受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