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中小企业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33: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开 题 报 告

中小企业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自 2006 年开始,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初见端倪。为了稳定市场的价格水平,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之一——调节利率作为对策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根据笔者统计,2006 年至 2008 年 4 月间,央行共进行 8 次利率调整,以一年期短期贷款为例,贷款利率从原来的 5.85%上升至 7.47%,调高接近两个百分点。同时,经济活动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同时,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处在一种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成本价格不断上扬,CPI 和 PPI 指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逐步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调增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如何调节财务盈利水平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是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同时,这种经济环境给予了本文数据的支撑,也赋予了研究本课题的现实意义。

1

笔者认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一下几点: (1)研究当前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对策

在当今经济环境中,资产价格、能源价格、材料价格、人力价格的不断上扬,必然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巨大的压力。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更是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财务盈利必然会发生变化。笔者希望能通过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使企业在未来遇到类似复杂的经济变化时能够尽快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2)探讨企业在当今竞争环境中的优化思路

本文在研究企业财务盈利变化时,将以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我国的上市公司,都是在各个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企业,他们资产优良、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同时,这些上市公司的筹资策略、资本结构等也都在本行业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梳理出大型优秀公司的策略方针,能够给其他企业的发展予启示,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3)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贷款利率出现回调迹象。国家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服务的。本文希望通过对企业筹资行为的研究,进而转向对国家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和支持。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Baxter 和 Cragg 共使用了 1950 年至 1965 年期间 129 家工业企业 230 次的证券发行数据来检验企业对融资工具的选择。他们发现,规模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而负债比率越高的企业则越不可能发行债券。

Jensen1986 年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理论。该理论认为,财务盈利的利息压力能迫使管理层吐出现金,从而减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公司负债有助于避免无效率的投资行为和资源浪费活动,并最终提高公司价值。同时,Jensen 和 Mecking 认为债务融资会增加经理的持股份额,可以将经理与股东的利益更好地协调起来,从而降低由经理与股东之间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并增加公司价值。Jensen 和 Mecking 的分析框架显示,债务融资有助于缓解经理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并激励经理追求更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Titman和Wessels罗列了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所认为的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若干决定因素,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影响程度。通过从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收集的 1974 年至 1982 年期间 469 家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发现资本结构与规模、获利能力、非负债税盾、变动性负相关,与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正相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