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质量问题是其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教学水平则是教学质量高低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水平,影响到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当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作为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本文阐述了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效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信息和科学依据的活动过程。[1]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其教学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系统收集和科学分析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进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活动的依据和基础,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和效能的基本依据,在评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在国内尚没有建立统一的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各高校往往是通过研究国内外有关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高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的有关项目,根据导向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制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其中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学生评价用表,领导、教学督导员和教学管理人员评价用表,教师自评用表以及同行评价用表;按评价课程的不同可分为公共课评价用表和专业课评价用表;按上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理论课评价用表和实验课评价用表。由于受西方早期教育评价思想和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向往定量化,把评价的科学化寄托在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上。定量评价主要采用对因素指标达成度直接评定分数或先评定等级再用等级赋值法评定分数,然后根据指标权重逐级综合的办法,求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总分。[4]有不少院校已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四大基本要素。

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集合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在评价工作进行当中,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

价组织对评价的效果、评价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国内多数院校多是每学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每学年进行一次汇总。在评估人员的组成上,一般评估人员由学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退休教授、学校及院系督导员、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各方面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基本上能反映一个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少高校都在踊跃进行网上评教的尝试。其组织的构成上主要是参考以往的评价模式,充分利用校园网,积极争取信息管理中心和计算机教研室等相关单位的配合。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与结果 1.学生评价

20世纪20年代末,华盛顿大学校长给该校教育研究委员会的信中说,毫无疑问,大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可以普遍改善教学效果。[5]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感受者,教师的教学能否使学生学到知识,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他们,有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最清楚,因此,他们对教师教学的优劣最有发言权。[6]学生评价一般在学期中期或课程结束前进行,此时学生已经部分或全部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学生评教时,一般是以班为单位,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下发教师课堂质量评价表,全体学生参与对该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并把评价表交回教务处,由教学质量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