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八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23:2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合着音乐即兴表演) 2、欣赏播放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器乐曲的《摇篮曲》是否也体现摇篮曲有感情投入的演唱歌曲,使主平静、优美、安静的特点。 题深化,感情升华。 小结:不管声乐、器乐的《摇篮曲》,它都符合摇篮曲最基本的特征。 本课总结: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它那舒缓的旋律,让我们愿意去听,还可以让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爱,以及美的存在。让我们再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走 近 《小 夜 曲》

教学内容:一、欣赏舒伯特《小夜曲》和海琼斯《小夜曲》,分析其音乐特点。 二、合作表现海琼斯《小夜曲》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分析柔美抒情的舒伯特《小夜曲》和轻快活泼的海琼斯《小夜曲》,感受小夜曲的两种风格特点,并理解速度、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合作表现海琼斯《小夜曲》主题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 点: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小夜曲》的音乐风格特征。 难 点:合作表现

教学过程:一、比较欣赏舒伯特《小夜曲》和海琼斯《小夜曲》 (一)欣赏柔美抒情的舒伯特《小夜曲》 点击图片和音乐,请学生欣赏舒伯特《小夜曲》。

听了这首乐曲,请谈谈你的感受?(生答:优美、抒情??)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柔美抒情舒伯特的《小夜曲》,(可揭题《走近小夜曲》)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夜曲?小夜曲有什么特点吗?

复听,分析舒伯特《小夜曲》的主旋律。

(1)请同学们边看乐谱边欣赏,乐谱中用得最多的是哪些音符? 生:用的最多的是la do mi。

师:原来音乐家在创作时用的音很有讲究,就好比是一幅美丽的色彩

画,用的颜色有讲究一样,音乐里的音也有色彩,一般乐曲中较多运用la do mi三个音给人感觉比较柔和。让学生听小调主和弦音色。音色如何?

生:音色细腻、含蓄、典雅、委婉、优美、哀怨??

师:很好,音乐家在创作时,因为运用了这些音,让我们产生了细腻、

含蓄、典雅、委婉、优美的音色和柔美抒情的情绪(让人感到具有强力的古典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因此乐曲的速度怎么样?(请学生说,缓慢的)

、欣赏海琼斯《小夜曲》。

1、请同学们再来欣赏海琼斯创作的《小夜曲》,这首《小夜曲》在情绪、音色、速度上又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情绪:轻快活泼;音色:明朗;速度:稍快,轻快的旋律简直让人着迷?)

2、师:出示主旋曲谱,请同学们边看乐谱边欣赏,乐谱中用的最 多的是哪些音符?

生:用的最多的是do mi sol。 师:(一般乐曲中较多运用 do mi sol三个音给人感觉比较轻快。)让学生听大调主

和弦音色。音色如何?

生:音色明亮?

总结什么是小夜曲?小夜曲的类型及特点。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典型的小夜曲,那什么是小夜曲呢?(出示

小夜曲概念:小夜曲是一种音乐体裁,通常是黄昏或夜晚所唱的表达纯洁爱情的歌曲。小夜曲始于18世纪末,最初是夏天晚上在户外演奏的比较轻松活泼的器乐曲。)

一般情况小夜曲它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独唱或独奏的小夜曲。其音乐缠绵委婉,结构较短小。其二,供乐队演奏的轻快活泼的小夜曲。

二、拓展思维,合作表现海琼斯《小夜曲》。 师:好,刚才我们欣赏并分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小夜曲,同时让我们知道了旋律、情绪、音色、速度能表达音乐不同的情绪。2、利用钢琴、电子琴、提琴、打击乐器,合作表现海琼斯《小夜曲》主旋律,体现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小结。

《我心永相依》

一.导入

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看电影吗?你们看过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吗?相信这部电影一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谁知道里面主题歌的名字?谁来哼唱一下???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我心永恒》,我们书上的名字叫《我心永相依》。

二、作品欣赏 (1)初赏作品

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欣赏时可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电影中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叙述。 (2)作品介绍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部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曾获奥斯卡金象奖,它成为历年来最受欢迎的影片。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杰克(平民身份),女主人公罗丝(贵族身份),在当时号称“不称之船”的“泰坦尼克号”上相遇—相识—相爱,但天有不测风云,当这艘巨轮经过严寒的北大西洋时与冰山相撞,他们之间瞬间变成了让人非常痛心的生死离别。《我心永相依》这个主题曲贯穿始终,多次出现在不同的场合,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3)复赏音乐

师生试读英语,欣赏英语版的视频。 (4)分段欣赏

师问学生可以分成几段? 引子: 仿佛将人们带进了一个思绪万千的意境之中,为男女主人公的忠肠倾诉作好了铺垫。

第一乐段:音乐主题突出倾诉,乐句的重复出现使两人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第二乐段:音乐出现五度八度大跳,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转调后的音乐再现主题,将全曲推向了高潮。

(5)复赏模唱

此时此刻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录音哼唱一下这首歌吧! 三、小结:

电影音乐是20世纪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它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对电影音乐产生兴趣,喜欢电影音乐。

组织下课。

课题:《半个月亮爬上来》 课型:综合课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2、板书3、幻灯片4、手鼓若干 教学目的:

1、掌握《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曲旋律2、掌握这首歌曲节奏3、熟悉一般新疆歌曲的节奏4、了解作曲家王洛宾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内容。(5’)2、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15’-20’)

3、介绍作曲家王洛宾。(5’)4、练习唱《半个月亮爬上来》。(15’) 详细过程: (一) 复习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 介绍新疆歌曲节奏、旋律

提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

1、提到新疆、新疆人大家有怎样的印象?设想回答:能歌善舞、沙漠、羊肉串均可。 2、住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设想回答:维吾尔。只有维吾尔吗?还有其他民族吗?设想回答:塔吉克、哈萨克。

3、新疆人能歌善舞,有那首新疆歌曲给大家留下过深刻印象?能否哼唱?设想回答:学生积极参与。

4、让学生从老师将哼唱的歌曲众分辨出那首是新疆民歌。(准备《十大姐》、《城墙上跑马》、《石榴青》、《绣荷包》、《芦柴花》、《森吉德玛》等不同民族、各种风格的曲子让学生听辨选择。)

5、课程段落小结,归纳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新疆民歌的特点是七声音阶居多,与五声调式相比多了4、7两个音,接近西洋大小调风格。节奏特征是切分及前短后长节奏为主,举例演唱前短后长节奏的歌曲《送我一朵玫瑰花》,切分节奏的《阿拉木汗》。

6、板书:新疆歌曲特色节奏,如 2/4

等,先给示范,后带领全班学生学打,最后到学生学会独立打拍,用小组轮打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特征节奏。

7、拿出手鼓让学生以刚教的基本节奏为基础随意击打,组合出各样的节奏,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适当增加的知识内容:新疆是古代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古文化交汇于此,音乐和舞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刀郎地区包括巴楚、麦盖提、阿瓦提县以及麦盖提与莎车县接壤的乡村。“刀郎”是当地人对这片地区的自称)。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的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等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3种。其中“喀什木卡姆”规模宏大,形式最完整,曲调最为丰富。每个

“木卡姆”都由大乃格曼、达斯旦、麦西来甫等3大部分组成,以散序一中板一热烈的快板这种速度的程式发展。12套“木卡姆”连续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三) 介绍歌曲背景和作曲家 1、教师演唱《青春舞曲》(或其他王洛宾作品)让会唱的学生一块合唱,末了提问学生:作曲家是谁?设想回答:王洛宾。

2、给学生肯定表扬,大家都知道王洛宾,那么他写了那些歌曲呢,举例说说?设想回答:《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看来对这位西部歌王都有一定了解,问问《青春舞曲》描写的是怎样一种情绪?设想回答:欢快、跳跃等等。教师:大家回答的不错,但这些只是看到歌曲表面,我要说的其实这是一首歌颂自由民主的歌曲。设想学生讨论。

3、打开幻灯片,介绍作曲家。 (幻灯片内容:每当你听到《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一首首抒情浪漫的情歌,你也许会以为它的作者王洛宾一定是个多情浪漫的西部男儿,他的一生环绕着鲜花与掌声。然而,你错了。在王洛宾的81岁生涯中,他的精神是浪漫的,他创作的歌曲是浪漫的,而他走过的人生之路却十分坎坷,好在王洛宾以“浪漫”对坎坷,潇洒走过人生路。

王洛宾1913年12月出生在北京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京戏迷,闲来无事,常在四合院内拉起胡琴自娱自乐。要说王洛宾一生与音乐结缘一定要有某种熏陶的话,那最多就是这一点点罢了。24岁那年,北平芦沟桥事变爆发,他再次出走,奔赴大西北参加了作家萧军、塞克、丁玲领导的西北抗日战地服务团。在六盘山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一个名叫“五朵梅”的乡村妇女唱的一首“花儿”,他被那纯朴、率直、热情、奔放的旋律所震撼,下决心在西北扎下根来,搜集整理和创作西域民歌。

王洛宾这个人称情歌大王的人,一生中竟然坐了两次大牢且长达19年。王洛宾第一次被打入监牢是在1946年。国民党马步芳的宪兵认为他早先是抗日的积极分子,怀疑他是共产党的“探子”,一次一次地殴打他,要他改变红色思想,脱离与共产党的关系。面对酷刑,王洛宾死不开口。每次过完“堂”,他都皮开肉绽,浑身是血,然而等他一静下来,他照样“提炼他痛苦的纯美”,写他“大我的情歌”。王洛宾给自己暗暗定下了坐十年大牢的计划,他忍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狱中写了一首又一首歌颂民主自由的歌。“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随着中国的发展,王洛宾又迎来了自己音乐的春天。然而使他遗憾的是他那些流传已久的歌却很少署上他的名字。他觉得一个民族诞生了名曲,但却未诞生创作名曲的作家,是这个民族的不幸,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洗去这个不幸。于是他给音协写信,坦率地讲道:“许多音乐会都把我的歌曲放在前面,却不署我的名字,只写‘青海民歌’‘新疆民歌’,如果别人问这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里的汉语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什么?唱一个没有作者的歌对我们并不体面。”尽管王洛宾现在已经大名鼎鼎了,他得了金唱片奖,作为有突出贡献的音乐家享受了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然而如果你留心,不难发现在许多录音带、录像带上,王洛宾的歌名下面仍写着“青海民歌”“新疆民歌”的字样。但愿这种现象不要继续下去了,但愿人们不会忘记王洛宾这个曾给了我们精神食粮和民族荣誉的名字。)

4、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创作背景介绍。幻灯片。内容:

王洛宾在青海为方珊(他的第一位恋人)专门写的一首歌娶。歌中写道:“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那葡萄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楼前的常春槐,依拉拉

常春槐。你想吃那葡萄莫徘徊,等那树叶落了再出来,依拉拉常春槐。”从这首歌中,大家不难看出王洛宾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四) 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 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五)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了解了新疆歌曲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疆歌曲有所了解。

2、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次个别回课。

《流浪者之歌》

标题:世界音乐之窗——南亚的音乐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印度、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的音乐风格和认识这个地区的民间乐器。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各地区的风格以及认识乐器。 教学媒体:钢琴、实物投影、电脑 课前准备:让学生课前分小组收集有关印度的文化、音乐表演、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服装、化妆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