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18: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具有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养猪技术、养禽技术、奶牛生产技术、牛羊生产技术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3.能够承担猪、禽、奶牛、牛羊和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养殖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畜牧科技推广的能力。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

(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疾病防治、畜产品营销等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的特长并能够开展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工作;具有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协助本地养殖户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如下: (一)知识结构

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基本知识。

2.理解公民道德规范和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规、政策。 3.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家畜、家禽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5.掌握家畜、家禽疫病防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6.掌握畜禽产品营销基本知识。

7.知道养殖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 (二)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农业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

3.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 。 4.具有家畜、家禽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某个领域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能力。

5.具有家畜、家禽一般疫病防治所必需的能力。

6.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职业素质要求:

1. 思想政治素质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有学农、爱农、立志务农的思想基础,有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文化素质方面 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并具备简单的会话能力和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初步能

1

力;具备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知识,并通过计算机初级水平考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经济、管理、法律、公关礼仪、哲学、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3. 身体素质方面

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经受挫折。达到国家制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4. 专业素质方面

掌握与养殖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组织实施并指导技术性生产与示范推广养殖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设计饲料配方和总结养殖经验的能力;熟悉养殖行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通过考核获得国家行业工种的资格证书。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学制3年。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职业道德与法律: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律基础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和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不仅做到自觉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而且还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并为将来依法从事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2.农村社会基础:使学生主要了解和掌握农村家庭、农村生活方式、农户经营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文化、农村常用法律法规、农村劳动就业等知识。

3.创新与创业指导:主要使学生了解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国家的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职业素质、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择业技巧等知识。

4.普通话与应用文:主要学习一些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技巧,内容包括:礼仪应用文、书信电报、启事、契据、诉状、宣传稿、笔记和村史、家史等,尤其是一些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技法。

5.数学:主要学习和种养殖相关的换算、配比等知识。

6.英语:主要学习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和实用强的对话等。

7.信息技术:使学员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等。 (二)专业技能课

1. 畜禽繁育与改良:学习畜禽遗传原理、育种、杂交改良、繁殖等知识。掌握畜禽常用的选育、杂交改良和繁殖技术。

2. 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习动物营养基础、畜禽营养需要、饲料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饲料加工与调制和饲料配方设计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饲料加工、饲料检测及日粮配合能力。

3.畜禽生产:学习禽场的规划与建设、禽场环境调控、家禽品种、家禽繁育、家禽孵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家禽饲养管理、禽场经营、禽病防治等知识与技术。学习猪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繁殖、猪场设计与养猪机械设备等基本知识,能独立进行猪病防治。学习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繁殖、牛场

2

设计与养牛机械设备等知识。

4.兽医基础:动物病理主要讲授家畜家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病理形态变化,以及尸体剖检技术。动物药理主要学习药物的基本知识;常用药物的性状、体内过程、作用机理,作用、应用、用法、不良反应;药物中毒的一般处理原则;常用特效解毒药的作用、应用、注意事项。会妥善地保管与贮存药物,判断假劣兽药及处方的开写,会利用药敏实验来指导临床选药;能熟练调配常用的制剂,处理药物中毒的病例及对临床提供的病例准确选药、合理用药,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三)、选修课

主要开设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社交礼仪、普通话、应用文写作、书法、音乐等课程 (四) 实习

教学目标:围绕专业通修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技能实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及各类岗前培训等,使学生基本具备职业岗位所要求的应职岗位能力。

技能实训分两部分安排,一部分开设综合实践课,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安排在第1~5学期进行,每周2学时,根据教学进程和农事季节组织安排;另一部分为生产实习,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在第3~5学期共安排8周,第6学期安排14周。 (五)考核 1考核原则

(1).客观性原则:秉持严肃的态度、严密的制度和严格的程序,从农村人才成长的基本特点出发,以学生结合在乡生产经营项目进行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确定考核标准,力求其真实、准确、科学地体现学生的整个学业成果。

(2).全面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既考核学生在学期间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提高程度,也考核学生在学期间思想政治表现、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业绩和在当地农民群众劳动致富过程中的示范、带动情况。

(3).实践性原则: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促进生产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核心,坚持实践第一的理念,着重考核学生在学期间的生产经营情况,要求规模有扩大、产量有提高、品质有提升、收入有增加。 2考核方式

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实行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实践成果考核三种方式。 (1).过程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由课堂教学的出勤情况、平时作业、专业实验、实习等组成,成绩按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一般占总成绩的25%; (2).终结性考核为各种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一般占总成绩的25%; (3).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一般占总成绩的50%。学生在学期间取得优异的生产经营或技术推广业绩,以及专业技术职称或养殖业各工种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获得奖励,计入学业总成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