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 20:18: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知识点一:远古人类 古人类 元谋人 时间 距今约170万年 工具 制造 生产 生活 社会 火的 组织 使用 地点 备注 云南元谋 最早 打制石采集、狩群居 天然火 保留猿的器 猎 北京人 距今70~20万年 北京周口店 特征 知识点二:氏族聚落(人类进入农耕时代)的特征 居民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黄河流域(北方)代表:陕西西安半坡长江流域(南方)代表:浙江余姚河地域 村 姆渡村 房屋 半地穴式 干栏式 农业生产 种植粟 种植水稻 工具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骨器 陶器 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第19页) 黑陶(刻画猪纹的黑陶钵) 知识点三:传说时代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历史贡献: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传说他教农具,教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集市。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等,他的妻子缧祖发明养蚕抽丝的技术。 2.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远古传说是文字发明前先民们对远古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记述,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一些可靠的根据。史实是完全真实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3.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二部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4.龙的形象: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5.禅让制与世袭制: 禅让制:(存在于尧舜禹时期)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公天下” 世袭制:(从夏朝启开始到封建社会结束)指一个家族世代世袭王位(帝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6.大禹治水的启示:①启示一创新②启示二:坚持不懈不达目的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③启示三:人类与环境应和谐地相处,做到可以持续发展。应当树立环保意识 知识点四:夏商西周
1.盘庚迁殷: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稳定下来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
3.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大,为了加强对周边的巩固。
内容:周王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诸侯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室。 作用:①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②密切了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缺点:从长远看,又会形成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4.夏商西周的更迭 朝代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夏 商 西周 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 禹 汤 周武王 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符合民心,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桀 纣 周幽王 3.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等 知识点五: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 1 -
1.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春秋:东方大国,富有鱼盐之利;任用管仲改革国家富强;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葵丘会盟是争霸的实现)/晋文公:城濮之战(为人诚信、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宋襄公秦穆公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央
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合纵连横的结果:五国朝秦暮楚,合纵被瓦解,秦国力量日益强大。 知识点六:社会变革
1.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取得显著进步的标志。生产力的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并且逐渐代替了大规模的强制性集体耕作(西周的“千耦齐耘”),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国纷纷展开变法。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最彻底的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主要内容:富国措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措施----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改革的认识: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②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才能实现价值。③改革是强国之路,是除旧布新的良药。
知识点七:甲骨文和青铜器: 1.甲骨文:(1)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骨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2)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比较成熟,与今天汉字有渊源的关系。 2.青铜器: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代表作是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意义: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折射出商朝强盛的国力。 知识点八: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书。
思想上:“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成为了以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教育上:创办私学是民间办学的开始;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代表作或言论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孔子 孟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论语》 《孟子》 《墨子》 《道德经》 《庄子》 《韩非子》 - 2 -
主要思想 “仁”和“礼” 仁政、民贵君轻 “兼爱”、“非攻” 顺应自然、事物对立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法治、中央集权
3、在学校社会上“破坏公物”的行为屡屡发生,如何来遏制这种不良行为,请你参考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九: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都江堰: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②它具有防洪灌溉双重功能③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④代表了我古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铜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编钟由几件铜钟组合而成形状相同。它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基础知识:
1、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的主要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已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懂得人工取火。
2、氏族聚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3、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炎帝是我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相传黄帝造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其妻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禅让制。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威望,被称为“大禹”。 5、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联合各部族打败了夏朝的最后一个暴君桀,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后代把商朝称为殷。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部落,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
6、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夏商西周国家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礼仪教化是统治人民的另一种手段。 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7、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会盟,首先称霸。
8、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战国七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9、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10、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 1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仁”“礼”两部分。提倡“为政以德”。开始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 13、“诸子百家”中(1)、儒家主张以“礼”治国。(2)、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3)道家提出“无为而治”。 知识点十:秦帝国的兴亡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