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21:31: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91.某患者既往健康,因急性肺水肿入院,血液检查:PH7.02,PaCO2 8.0Kpa
(60mmHg),PaO2 5.32Kpa (40mmHg),[HCO3-]15mmol/L,属于哪一类酸碱平衡失调?
A.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低氧血症;
E.急性呼酸合并代酸。
293.患者的PH6.92,[HCO3-]8mmol/L,PaCO2 5.3Kpa (40mmHg),提示可能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酸;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酸。
295.急性高碳酸血症产生神经系统症状的主要机制是
A.A血PHˉ; B.脑脊液PHˉ; C.PaCO2-;
D.CO2对呼吸中枢兴奋作用; E.血管扩张产生全身性低血压。
297.肺分流一般不易引起PaCO2增高这是由于
A.气道阻力ˉ;
B.CO2弥散>O2弥散力;
C.分流血液中CO2通过肺泡排出; D.肺通气增加;
E.碳酸酐酶活性增加。
299在海平面条件下,呼吸衰竭主要的标准是:
A.呼吸困难,胸闷,气短; B.PaCO2>50mmHg(6.67KPa); C.PaO2<60mmHg(8KPa);
D.必须同时具有B、C所述特征; E.以上都不对。
301.中央性氧道阻塞部位在胸膜腔外,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
A.吸气性呼吸困难;
292.某病人因过量服用水杨酸,血液检查:PH7.45,PaCO2 2.7Kpa (20mmHg),[HCO3-]13mmol/L,提示
A.呼吸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酸; 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酸。
94.急性哮喘患者下列哪种变化提示病情已达较严重的程度?
A.低氧血症;
B.低氧血症,PaCO2 水平正常乃至升高;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低碳酸血症。
296.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肺A高压的主要机制是
A.缺氧和血液氢离子浓度增加; B.血液粘度增高; C.肺小V收缩; D.心输出量增加; E.肺微血栓形成。
298.急性呼酸时,维持细胞外液PH的因素主要是
A.呼吸代偿;
B.HCO3-的缓冲作用; C.肾代偿;
D.血红蛋白和蛋白质缓冲作用;
E.CO2经肺毛细血管的扩散速率增大。
300.外周气道阻塞时,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呼吸加深加快; D.阵发性呼吸困难; E.以上都不对。
302.肺的功能分流,肺通气与血气的变化,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肺VA-,健肺VA无明显变化;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阵发性呼吸困难; D.呼吸加深加快; E.以上都不对。
303.呼吸衰竭合并呼吸性酸中毒时:
A.血清K+ˉ,血清Cl--; B.血清K+-,血清Cl-ˉ; C.血清K+ˉ,血清Cl-ˉ; D.血清K+-,血清Cl--; E.以上都不对。
305.死腔样通气是指:
A.A-V短路开放;
B.肺泡通气严重分布不均;
C.肺泡通气增加,使VA/Q明显增加; D.肺泡血流减少,使VA/Q明显增加; E.以上都不是。
307.下列哪项是诊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前提?
A.排除由慢性肺部疾病及左心疾病引起的肺水肿;
B.胸廓、肺顺应性ˉ;
C.X线检查肺纹理增加,斑片状阴影; D.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0次/min以上;
E.顽固性低氧血症,吸纯氧15min后PaO2仍低于46.7KPa(350mmHg)。
309.ARDS急性阶段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炎性细胞侵润,肺泡间隔增厚; B.肺泡腔、肺泡管内液体机化; C.肺间质及肺泡水肿; D.II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E.肺纤维化。
311.外源性肝性脑病是指
A.门-体型脑病;
B.肝细胞广泛坏死时出现的脑病; C.急性暴发性肝衰引起的脑病; D.肝胆疾患引起的脑病; E.反复发作的精神紊乱。
313.下列关于血氨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指血液内的NH4+浓度;
B.病肺V/Qˉ,健肺V/Q-;
C.流经病肺血流PaO2ˉ,健肺部PaO2-,肺V血流 PaO2ˉ; D.病肺VAˉ,健肺VA-; E.以上都不对。
304.呼吸衰竭如呼吸加深加快,引起过度通气时:
A.血清K+ˉ,血清Cl--; B.血清K+-,血清Cl-ˉ; C.血清K+ˉ,血清Cl-ˉ; D.血清K+-,血清Cl--; E.以上都不对。
306.呼吸衰竭引起右心衰竭主要是由于:
A.缺氧所致血流量增加;
B.缺氧所致心肌收缩性显著降低; C.肺动脉高压;
D.发生II型呼衰时,血K+的增高影响心功能; E.以上都不对。
308.ARDS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肺血管收缩,肺A高压; B.肺微血管内静水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ˉ; D.肺淋巴回流障碍;
E.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使通透性增高。
310.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细胞毒素直接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 B.中性粒细胞在肺血管中物理性扣留;
C.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导致压力性肺水肿;
D.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粘附、激活并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和蛋白酶等物质;
E.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
312.内源性肝性脑病是指
A.门脉性肝硬变引起的脑病; B.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脑病; C.肝细胞广泛坏死引起的脑病; D.肝胆疾患引起的脑病; E.以上都不对。
314.正常人体内血氨主要来源为
A.血内尿素进入肠腔分解产氨;
B.是指血液内的NH3浓度;
C.是指血液内的NH4+、NH3和NH2浓度的总和;
D.是指血液内的NH4+、和NH3浓度的总和;
E.绝大部分以NH3形式存在。
315.肝硬化病人血氨增高的诱因为
A.胃肠运动增强; B.胃肠道出血; C.脂肪摄入减少;
D.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多; E.肠道细菌活动减弱。
317.原尿PH增高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NH4+随尿排出ˉ;NH3吸收入血-; B.NH4+随尿排出-;NH3吸收入血ˉ; C.NH4+随尿排出-;NH3吸收入血-; D.NH4+随尿排出ˉ;NH3吸收入血ˉ; E.NH4+随尿排出正常;NH3吸收入血正常;
319.严重肝脏病时,氨清除不足的主要原因为
A.尿素合成障碍; B.谷氨酸合成障碍; C.丙氨酸合成障碍; D.谷氨酰胺合成障碍; E.以上都不对。
321.氨中毒患者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A.酵解过程障碍; B.三羧酸循环障碍; C.磷酸肌酸分解障碍; D.脂肪氧化障碍; E.酮体利用障碍。
323.氨对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的影响是
A.细胞内K+-; B.细胞内K+缺乏; C.细胞内Na+-; D.细胞内Na+缺乏; E.细胞内Ca2+-。
325.下列哪项在氨中毒的影响中属于耗能过
B.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氨;
C.蛋白质食物在肠道分解产氨; D.人体组织蛋白质分解产氨; E.肌肉活动产氨。
316.下列关于氨的排泄哪项是错的?
A.肾以NH4+形式排出氨; B.很少量氨由皮肤排出;
C.极少量氨以尿素形式由肾排出; D.极少量氨经呼吸由肺排泄; E.少量氨由粪便排出。
318.胃肠道内主要妨碍氨吸收的因素是
A.血液尿素浓度ˉ; B.肠道细菌受抑制; C.胆汁分泌减少; D.蛋白质摄入减少; E.肠内酸度-,PH〈5。
320.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B.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C.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D.使脑干网状结构活动异常; E.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减弱。
322.血氨升高抑制丙酮酸氧化脱羧过程而影响脑功能是因为
A.g-氨基丁酸减少; B.谷氨酸减少; C.谷氨酰胺增多; D.乙酰胆碱减少; E.以上都不对。
324.氨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中,下列哪项使NADH消耗增多?
A.氨与a-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 B.谷氨酸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C.糖酵解增强;
D.丙酮酸氧化脱羧;
E.乙酰辅酶A与胆碱合成乙酰胆碱。
程?
A.氨与a-酮戊二酸形成谷氨酸; B.谷氨酸与氨结合成谷氨酰胺; C.氨促进磷酸果糖激酶活性; D.氨抑制丙酮酸氧化脱羧; E.氨抑制g-氨基丁酸转氨酶。
327.碱中毒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NH3ˉ,NH4+-; B.NH3-,NH4+ˉ; C.NH3-,NH4+-; D.NH3ˉ,NH4+ˉ;
E.NH3早期-,NH4+晚期-。
329.假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是
A.对抗乙酰胆碱; B.阻碍三羧酸循环; C.抑制糖酵解;
D.干扰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功能; E.引起碱中毒。
331.肝性脑病时出现扑翼样震颤的机制是
A.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B.g-氨基丁酸减少;
C.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多巴胺的作用; D.乙酰胆碱减少;
E.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减少。
333.肝性脑病时,血中BCAA浓度降低的机制是
A.BCAA合成蛋白质; B.BCAA经肠道排出; C.BCAA经肾排出;
D.肌肉等组织摄取、分解、利用BCAA增多;
E.BCAA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335.肝性脑病时AAA入脑增多是由于
A.血氨浓度-; B.血短链脂肪酸-; C.血BCAAˉ; D.血硫醇含量-; E.血脑屏障破坏。
326.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引起失血性休克; B.脑组织缺血缺氧;
C.肠道细菌作用下产氨-; D.血液中苯乙胺和酪胺-;
E.破坏血脑屏障,假性递质入脑。
328.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学说中的假性神经递质是指
A.苯乙胺和酪胺;
B.苯乙胺和苯乙醇胺; C.酪胺和羟苯乙醇胺; D.多巴胺和苯乙醇胺; E.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330.假性神经递质引起意识障碍的机制是
A.取代去甲肾上腺素; B.取代乙酰胆碱; C.抑制多巴胺合成;
D.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E.本身具有抑制作用的递质。
332.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比例失常表现为;
A. AAA-, BCAA-; B. AAAˉ, BCAA-; C. AAA-, BCAAˉ; D. AAA正常, BCAA-; E. AAAˉ, BCAAˉ;
334.肝性脑病时,血浆AAA增多的毒性影响是
A.BCAA浓度减少; B.能源物质减少; C.引起酸中毒;
D.二羟苯丙氨酸增多; E.羟苯乙醇胺增多。
336.肝功能损害时血浆AAA含量增加的机制是
A. AAA分解减少; B. AAA合成加速; C. AAA异生增多; D. AAA排出减少; E. AAA利用减少。
338.色氨酸在肝性脑病发病中的作用是
A.对抗去甲肾上腺素; B.对抗乙酰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