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案例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4:43: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通过选言推理,即可推定C是口供属实的罪犯,也就是说:C的口供全部是真话。从C的口供中,就可以得知,A是杀人犯。盗窃犯要么是B,要么是C:既然不是B(因C已供认“盗窃案不足D作的”),当然是C。余下的B,自然 就是强奸犯了。

第四部分 归纳推理

1.“大敦穴”是怎样发现的?

《内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医学宝典,在《内经》的《针刺篇》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去打柴,一次,不慎碰破了足趾,出了一点血,但他却感到头部不痛了。当时,他没有在意。后来,他头痛病复发,又偶然碰破了上次碰破过的足趾,头部的疼痛又好了,这次引起了他的注意。所以,以后凡是头痛复发时,他就有意地去刺破该处,结果,都有减轻或制止头痛的效应。这个樵夫所碰的部位,即现在所称的人体穴位中的“大敦穴”。

请问:这个樵夫为什么后来每逢头痛病复发时“大敦穴”呢?

案例解析:

这位樵夫后来每逢头痛病复发时,就去刺“大敦穴”,是因为他从我次偶然经历的事实中,经过归纳推理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凡是刺破足趾的这个部位,就会减轻或制止头痛。这是不自觉地运用了不完会归纳推理的一种形式——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袋子里都是球?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的《数学归纳法》一书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一个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个是红玻璃球,甚至第三个、笫四个、第五个都是红玻璃球的时候,我们立刻会出现一种猜想:“是不是这个袋里的东西全部都是红玻璃球?”但是,当我们有一次摸出一个白玻璃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失败了。这时,我们会出现另一种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全都是玻璃球?”但是,当有一次摸出来的是一个木球的时候,这个猜想又失败了。那时,我们又会出现第三个猜想:“是不是袋里的东西都

41

是球?”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继续加以检验,要把袋里的东西全部摸出来,才能见个分晓。

请问:华罗庚举的这个例子说明一个什么逻辑问题? 案例解析:

华罗庚举的这个例子,是对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的性质的一个通俗说明。

3.发霉的花生与癌症

—九六○年,英国有一个农场的十万只鸡、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而得癌症死去了。用这种饲料喂养的羊、猫、鸽子等,也先后患癌症而死去。

一九六三年,有人曾在实验室里观察白鼠吃了发霉的花生后的反应,结果,发现白鼠得了肝癌,最后也因此而死去。

为什么动物吃了发霉的花生就会得癌症而死去呢?于是,有个科学家将发霉的花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中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因此,这个科学家推论:动物吃丁发霉的花生,就会患癌症而死去。

请问:这个科学家是运用了什么推理形式而推出这一结论来的呢?

案例解析:

科学家所以会得出“动物吃了发霉的花生,就会患癌症而死去”这个一般性的结论,是运用了科学归纳推理的结果。

4.《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其中写的是王安石教训苏东坡的几个小故事。故事中有这样的一则: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兰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软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士,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米,续诗两句;

42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满意。他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请读者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苏东坡的续诗错在哪里?

案例解析:

从归纳推理的角度来说,苏东坡的续诗存在着“轻率概括”的错误。“轻率概括”是归纳推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种逻辑错误。“轻率概括”也叫“以偏概全”,是指只根据少数的个别事实,就推出一般性的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看作是必然的、无可怀疑的论断。 苏东坡平时看到的菊花,都是只会枯萎,不会落瓣的,因此他就得出了“天下的菊花都是不会被秋风吹落的”这样一个一般性结论。他用这个全称肯定判断来衡量王安石的咏菊诗,就认为王安石的诗写得不对。等他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黄州这个地方的菊花,是会被秋风吹落的。出现了这个反例。苏东坡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法得出的一般性结论,也就不能成立了。

5.“请吧,我的好衣裳!”

在《阿凡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则:

有一次,阿凡提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去参加朋友的宴会。朋友伯人家笑他和穷人来往,面子上难看.便把阿凡提赶了出去。

阿凡提回家换了一套崭新的衣裳.马上又赶到朋友家去。朋友见他这回穿得整齐漂亮,立刻另眼看待,恭恭敬敬地请阿凡提坐上上座,十分客气地指着食单上的各种食物,说道:“请吧,我的好朋友,随便尝点吧:”这时阿凡提连忙提起衣服,把袖口对着食物,也嚷道:“请吧,我的好衣裳,随便尝点吧!”

主人见了很诧异.问道:“我的阿凡提,你这是干什么呀!”

“我的朋友,”阿凡提说,“我不是在请您最尊敬的好衣裳吃东西吗?”

为什么阿凡提讽刺他的朋友只是请“好衣裳”吃东西?他是怎样推理的? 案例解析:

43

阿凡提在这里是运用了差异法这种逻辑方法,来说明他的朋友实际上不是请他本人,而是请他的衣裳吃东西的。

这是因为,阿凡提前后两次赴宴的其他各种情况,显然都是相同的(都是阿凡提这个人),唯一不同的情况是:第一次没有穿好衣裳,第二次却穿了好衣裳。由此,阿凡提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穿好衣裳这个情况是他的朋友把他迎为上宾,请他吃各种东西的唯一原因。既然如此,当然也就意味着他的朋友实际上只是请他穿的好衣裳吃东西了。这是辛辣的讽刺,然而基于事实的合乎逻辑的推论。

6.头发与心肌梗塞

最近,某报纸上报导了国外有的科学家,通过对头发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头发内包含有大量的硫和钙。精确的测定表明,心肌梗塞患者头发中的含钙量已降到了最低限度。假定一个健康男子头发的含钙量平均为0.26%,那么,一个患有心肌梗塞的男子,他的头发的含钙量仅仅只有0.09%。据此,科学家们相信,根据头发含钙量的变化,可以诊断出心肌梗塞的发展情况。

这则报导里提到的科学家诊断心肌梗塞发展的情况,运用了什么逻辑方法?

案例解析:

这此科学家们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共变法。

本题中,科学们正是运用共变法的原理,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根据心肌梗塞病情越厉害,头发中的含钙量就相应的越加减少的事实,即头发的含钙量的减少状况与心肌梗塞病情的发展状况之间有定量的共变关系,得出了结论;通过对头发中含钙量的分析,是可以预断心肌梗塞病情的发展状况的。

第五部分 假说、逻辑规律 1.最早的“枪杀案”

在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着文明社会的生灵?美国的什克罗夫斯基和卡尔·沙根教授对这个问题作了似乎有点“狂妄”色彩的回答。

他们在《太空生灵的生活》一书中认为:字宙里文明社会的历史,在时间尺度上,应从该社会出观无线电天文学和开始掌握宇宙航行技术算起。按照这样的日历,地球这个文明社

44

会的历史却只有几十年,还处于低级阶段。但在宇宙中,处于高级阶段的文明社会约有一百万个,他们早就掌握了无线电天文学、核物理学、火箭技术和其他一些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的科学。该书作者应用概率论估计了文明社会的数目及其相互位置,并计算出这些文明社会生灵之间发生往来接触的概率,他们得出了相当惊人的结论:自从地球有史以来,别的星球上的考察者(宇宙客人)已到过地球一万次以上。

如果真是这样,那末地球上总该有点来访者留下的痕迹吧?

是的,地球上确实可以提供不少值得研究的遗迹。下面是《太空生灵的生活》书中举的两个例子,

在英国的一所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具四万年前的尼德人颅骨。它是在非洲罗德西亚的布罗肯希尔铅矿附近发掘出来的。颅骨的左额颇骨上有一个圆洞,它与被长矛、弓箭或动物的撩牙等袭击而留下的裂洞不同,而是象玻璃上的弹眼一样,边缘比较平滑。所以有入认为这个圆洞很可能是枪伤的。但四万年前,人类还处在旧石器时代,根本不会制造火器;也很难设想,谁会在现代用手枪朝着这具埋在地下的颅骨射击。

无独有偶。在苏联科学院的古生物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四万年前的一种野牛的颅骨,其额上也有一些类似枪伤的痕迹。研究表明,这些圆洞是在动物生前被束状高压气体冲击而成的,但当时地球上的人类还远末掌握这种技术。由于这头野牛当时未被杀死,所以在枪伤周围,还可以见到后来新长出来的颗粒状骨质结构。形成这种骨质物大约需要一年多时间,这就证明,颅骨上的圆洞不可能是以后伪造的。

根据这两个材料,什克罗夫斯基和卡尔·沙根两位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两起“枪杀案”。他们并提出假说:这两起“枪杀案”可能是宇宙来客为了自己安全或其他目的而留下的。从这里可推测在我们的地球之外,是存在着文明社会的生灵的。 请问:这两位教授是如何提出他们的这一假说的?

案例解析:

这个假说是建立在考古发掘与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

从非洲岁德西亚发掘出来的一具距今四万年的尼德人的颅骨上有一个凶洞,有人认为,这个圆洞很可能足枪杀的。这里,可以得出如下的一个逻辑推论,即:假如这是枪杀的,那末就肯定有制造枪的人,而当时人类根本不会制造火器,这有可能是别的星球上考察者来到地球时,为了自己的安全或别的目的而留下的。这就说明,在地球之外,是有高度发展的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