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点】2014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学案 第42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0:58: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案42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复习要求:

1.进行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 2.了解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素 3.明确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4.进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探究 基础自查

一.群落的结构

1.概念: 2.物种组成

(1)丰富度: (2)特点: (3)探究实验: 。 3.种间关系

(1)捕食: 。 (2)竞争

①概念: 。

②结果: 。

(3)寄生: 。 (4)互利共生: 。 想一想 雌螳螂在交配后将雄螳螂吃掉,是捕食吗?

4.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

(2)水平结构: 。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 。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 。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灌木

②过程:→→→→→

阶段阶段阶段物阶段阶段阶段

(2)次生演替

①概念: 。 ②过程: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想一想 弃耕农田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能形成树林吗?

课堂深化探究

一.群落及其种间关系辨析 1.群落与种群的比较 概念 内涵 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种 群 [来源学+科+网]群 落 [来 区别 源:Z#xx#k.Com]概念 外延 特征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联 系 2.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名称 互利共生 捕 食 举例 特别提醒

1.(1)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2)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3)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2.方法技巧 对种间关系的相关曲线确定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变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4)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如09全国理综: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例09年江苏卷中人吃玉米籽粒,而牛吃秸秆。

二.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1.群落的空间结构类型 (1)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 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下图所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 ,因此,动物 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

2.群落的演替

(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类 型 起 点 基质与环境条件 时 间 速 度 影响因素 实 例 (2)群落演替的原因

(3)群落演替的结果 演替方向 能 量 结 构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稳定性 特别提醒: 对群落演替的分析

(1)演替的原因: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⑤人类的活动。

(2)演替的特征

①方向:有一定的方向性。②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③结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加。④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长,生态位变窄。⑤物质循环:由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三.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