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的代表人物及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53: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代表人物及相关理论速记 教育学发展史

古今中外历史中,有很多教育学中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今天课代表就为大家列举其中一些经典的人物及理论。 “两个最早”的著作 《学记》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重要思想: 1.教学相长也

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2.启发式教学思想

时观而弗语——教师要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 道而弗牵——引导学生,而不是硬拖着学生走; 强而弗抑——策励学生,而不是强迫推动学生走;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 3.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等——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 4.课内外相结合进行学习

时教必有正业,——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 退息必有居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 5.关键期

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 6.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扬其优点,克服其缺点。 7.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统治人民,要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 《大教学论》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作者为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主要内容: 1.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2.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3.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4.“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知识教给全部人类的艺术。 5.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6.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三子”及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

1.有教无类——教育公平;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 3.温故而知新——学习迁移;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遗传与后天学习的作用 孟子:

首次将“教”、“育”两个字结合起来使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母三迁——环境对人的影响。 荀子:

学不可以已——学习的社会化、终身化。 最强悍师徒三人组

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苏格拉底:

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 柏拉图:

代表作《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教育思想体现于其著作《政治学》中。《论灵魂》中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对立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之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

“现代教育之父”,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