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27: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作者:张灿洪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8年第05期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计算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矫正。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目前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培养时,所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达不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不少教师在对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应用分析能力等培养方面,没有重视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开展教学的目的仅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固定的解题公式模板,让学生做许多题型相同的题目。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旦脱离模板就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运算,学生对解题公式没有理解透彻,只会机械性地答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数学学习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慢慢消失,缺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终讨厌数学学习。基于此,我们要对数学计算教学方式作出改变,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及计算能力。 二、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

学生在做数学练习的过程中,导致出现计算错误常见的原因主要有:没有看清楚数字以及运算符号;在答题过程中,读题不仔细导致抄错、写错数字;运算过程中,没有对加减法进行进位与退位,错把加号看成乘号等。学生出现计算错误也可分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 1. 知识性错误

加减法运算过程中,进位与退位不清楚。在十进制的加减法中,学生碰到需要进行进位或退位运算的计算题型时,由于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其知识点,导致忘记进行进位或退位,从而计算错误。比如对于73-29的计算,会有部分学生觉得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字不够减数个位上的数字大,就会直接将其倒着来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73-29=56。这种计算错误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减法运算的知识点,也没能完全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没有厘清计算法则。在对数学题进行计算的时候,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熟悉四则运算的规则,只是简单地记得先对乘除进行计算,再对加减进行运算。学生不记得在有括号的情况下需要先计算括号中算式的规则,这就导致学生在有加减乘除同时还有括号的运算出现计算上的错误。比如对于(23+11)×12这道题,学生在解答时会出现(23+11)×12=23+132=155的错误。在分数的计算中,学生还没有对分子分母进行通分就直接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即在没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分子分母进行通分的情况下,学生直接将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相加而造成计算错误。出现这样的计算错误是因为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计算法则的概念与方法。 2. 非知识性错误

非知识性错误主要有抄写错误与受到题目中非关键信息干扰。抄写错误是指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没有集中精神,从而将题目中的数字抄写错误。比如对于8+19-3这道题,学生把数字3和8看错,看成了3+19-8,或者是学生将“+”号错看成了“×”号,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题目非关键信息干扰是指题目中含有与解题没有关联的信息对学生造成干扰。如教师出题时有时会在题目中适当地设置一些陷阱,给解题添加干扰项,部分学生直接运用干扰信息进行计算,导致得到错误的计算结果。 三、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矫正策略 1. 对学生计算的兴趣进行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学生对于计算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让学生愿意学习并主动学习。如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口算、笔算和一些计算工具,并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方法,以此达到学生在计算中可以正确快速完成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口算习题,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采用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如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等,使用卡片、小黑板进行视算和听算等。在课堂中讲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适当穿插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集中精神计算答题,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 对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行培养

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对问题进行思考,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且先复习所学知识点再去完成习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对作业进行检查、验算,发现错误及时更改的好习惯。此外还应当对学生的书写格式提出要求,告诉学生规范书写格式的重要性。书写形式的规范可以避免出现抄写错误等现象,也可避免计算中发生非知识性错误。 3. 将数学计算与生活相联系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适当让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索,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象中的计算问题,将数学计算有效地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能够让数学计算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更加接近,从而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与掌握计算知识。 4. 重视典型的错题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每一次批改完学生的作业之后,教师都应当把学生在作业中出现过的典型错误记录在本子上,并对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的类型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使学生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的有效解决策略。同时指导学生设置一本数学错题本,将自己曾经做错过的题目、出错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方法记录在错题本里。学生要定时对错题本进行订正以及分类整理。长时间的错题积累会让学生犯错的概率减小,从而让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得到提升。错误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对待错误要以平常心看待,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状况才会越来越少。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每个学生对同一道题目也有不同的理解。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可以独立、正确地解题。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