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23:39: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选自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说出两种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试分析文章的三段之间的层次关系。在作者看来,诗歌中的“绿”与“青”有何异同?

3.

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

??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梁实秋《寂寞》)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说的“寂寞”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寂寞”有何不同?分析这段文字的行文线索与叙述层次。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A 5.A 6.A 7.C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B 15.B 16.C 17.A 18.B 19.C 20.D 21.A 22.B 23.C 24.A 25.B 26.B 27.A 28.B 29.C 30.D 31.A 32.A 33.A 34.A 35.C 36.B 37.A 38.B 39.C 40.C 41.D 42.C 43.C 44.A 45.C 46.C 47.D 48.D 49.B 50.A 51.A 52.C 53.D 54.A 55.A 56.D 57.A 58.A 59.D 60.C

二、填空题:

1.志怪 志人(顺序不限) 2.纪传

3.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顺序不限) 4.李白 5.《诗经》 6.《左传》 《公羊传》 《谷粱传》(顺序不限) 7.律

8.四六文(四六骈文) 9.欧阳修 韩愈 苏轼

10.俞平伯 朱自清(顺序不限) 11.元好问 12.刘勰 《文心雕龙》 13.《词论》 14.李煜

15.《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顺序不限)

16.《石头记》 曹雪芹 17.《聊斋志异》 18.闲话 19.论点 论据 论证(顺序不限) 20.谢婉莹 《小桔灯》

21.《狂人日记》 22.老舍 23.独幕 多幕 24.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顺序不限)

25.人物 情节 环境(顺序不限) 26.科学小品 27.称呼 问候 结尾 信封(顺序不限) 28.契诃夫 29.《飞鸟集》 30.梳子

三、简答题:

1.以作者情绪的起伏变化为线索,具体而言是由“乐”到“痛”再到“感”。

2.为亡妻王弗而作。词题。这是一首悼亡词,抒发了对妻子的哀悼与思念以及自己人生不得意的感慨。

3.作者紧扣中山陵“巍巍”这一特点,从地理环境的选择、设计方案的择优、陵园布局安排几方面展开说明,突出了“巍巍”这一带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点。

4.抒发别情无极。在表达上,西天云彩的反复出现、叠音词的反复使用,使全诗的基调是流丽、柔和与绝望的,表现了“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5.属于令。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的主题。

6.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怀念妻子、儿女的感情。主要特色在于,用了对面落笔的写法(曲笔)来抒情,用了细节描写来描绘人物,从而表现人物心情。

7.引述权威观点,增强说服力;而其现代生理学的立论,本身也是科学可信的,有助于解释清楚梦的成因。

8.废墟不仅是历史遗迹,而且代表了历史的真实与生命的过程,体现了悲剧美和崇高美,具有哲学意义,能够启示今天的人反思现代文化。

9.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引证法、喻证法等。 10.《红楼梦》。抓住细节塑造人物,安排了葬花的情节。作者的叙述和描绘人物,重在其神,重在写意。

7

四、阅读理解题:

1.属于散文。全文的行文线索是作者在夏秋之交的情感与思绪。

惊是因为没几天便是立秋了。怅然是因为自己在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连续几个“便”,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几个“领取”,则在文意上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属于令。表达了作者怡然自乐、轻视功名的人生态度。

2.中心论点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绿与青具有不一样的内涵。

用了引证法。引用了许多诗句来说明观点,例如证明诗歌中“春天叫做青春”,引用了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用了比较法。例如比较阐释青与绿所用的不同语境:“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文章还用到归纳法、演绎法等,任举其二即可。

从内容上来看,第一段论述青与绿之同,第二段论述青与绿之异,第三段总结论述青与绿之异同。第一段与第二段并列,第一、二段与第三段则有递进关系。从结构上看,第一、二段属于分论,第三段属于总论,总体上是分-总的关系。

青与绿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绿色,都代表春天。青与绿的不同在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

3.这段文字中的“寂寞”指的是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作者对这种心境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与我们寻常所说的“寂寞”不同。寻常的寂寞指的是因孤单或环境的单调而引起的内心孤独、心绪低落。主要是从情感的层面进行描述。而作者的“寂寞”是上升到内心与人生态度的层面。从感情色彩来说,寻常所说的寂寞是低沉的,通常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是略显消极的,而作者的“寂寞”是积极的,以享受寂寞为福。

行文线索主要是寂寞的涵义。作者对寂寞的涵义逐层阐释。首先说寂寞是一种清福,即从日常感受的角度来描述寂寞的状态;然后通过在礼拜堂的经历来说明寂寞时的内心感受。最后通过一些反例来说明寂寞是一种难得长久享受的清福,实际上点出了寂寞的深层涵义:不为外物所困扰、保持自我和内心宁静的一种心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