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发的思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2:4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发的思考

【摘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如何融入改革的潮流,在改革中发展自我,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阐述了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困境以及建议,从而更好地推进改革,使国企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改革困境 对策 1.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 1.1 盈利能力不强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尤其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可控的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很少,缺少核心技术、领先技术,甚至有的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只是加工配套,基本是处于价值链、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利润低,导致企业在生死线挣扎、亏损线徘徊。 1.2 资本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国有资本在总股本中所占比例过大,股权结构单

一,企业发展没有外力制衡,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法人治理结构作用体现的不充分,致使企业管理粗放、决策粗放。另一方面企业融资手段不够灵活,往往只能靠借贷这样的债权融资方式来解决运营资金需求,未能通过有效的股权融资方式发挥国有资本放大功能。这就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需支付巨额的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压力大,经营风性高。 1.3 运营效率不高

一方面国有企业需承担社会责任,很多国有企业人员过剩的现实间题与历史负担交织,维系成本与历史包袱使企业付出巨大精力与财力,加之不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导致的管理方式粗放,成本控制不利,投资决策的失误率高,必然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决策程序链条长,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企业内部决策,国有出资人内部决策,国资监管机构决策后方能实施,这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很可能错失良机。

2.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困境 2.1 思想认识不够,内生动力不足

从现阶段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是由政府、国资监管部门自上而下的逐层推进,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而作为国有企业本身由于历史背景、企业差别、思想保守、利益站位等方面的原因,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局面。另一方面对混合所有制改革

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实施混合所有制,实施混合所有制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只是由于业绩指标原因,为了混改而混改,带有一混就好,一混了之的片面倾向。 2.2 混改后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

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和目的是推动企业转变体制机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性能力。但是在现实案例中,很多企业的混改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引入的非公有资本并非是战略投资者而是财务投资者,这就导致引入的对象仅仅提供的是资金支持,在企业产业发展上起不到协同效应,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没有话语权,国有股仍处于支配地位,起不到转变体制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企业虽然引入的是战略投资者但是在完成股权结构多元化后,双方各自为战,并未在产业上开展合作,没有相互融合形成合力,没有发挥出协同作用,变相的也成为财务投资者。

2.3 规定文件多,支持政策少

从混改大环境看,各地方政府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相继出台多项引导性、规范性文件来鼓励混改,但是却缺少支持政策文件,如人员安置费用补偿政策、托管中心政策等。国有企业承担较大社会责任,特别是老的大型国有企业存在大量离退休人员、工伤致残人员、不在岗人员。在混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