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10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44: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比较及选择

2.1 工艺方案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理的特点为:生活污水以有机污染物为主,BOD/COD=0.5 可生化性较好,重金属及其他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标,针对这些特点,以及出水要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以采用生化处理最为经济。 2.2 目前常用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日处理能力在10~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2]。本市污水处理厂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BOD5又要适当去除N和P,故可选择三种典型的工艺流程,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工艺:(1)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2)氧化沟工艺;(3)好氧—缺氧(A/O)脱氮工艺[2]。

各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方面,一般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特点如下: (1)SBR工艺

SBR是序批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为特征。五个工序都在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依次进行,所以省去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施。在处理过程中,周而复始地循环这种操作周期,以实现污水处理的目的[3]。

优点如下:

① 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 ② 处理效果好,出水可靠; ③ 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④ 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⑤ 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 缺点如下:

① 反应器容积率低; ② 水头损失大;

③ 不连续的出水,要求后续构筑物容积较大,有足够的接受能力;

④ 峰值需要量高; ⑤ 设备利用率低;

⑥ 管理人员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2)A/O工艺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4]。 优点:

① 流程简单,勿需外加碳源与后曝气池,以原污水为碳源,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

第3页 共40页

② 反硝化在前,硝化在后,设内循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底物作为碳源,效果好, 反硝化反应充分;

③ 曝气池在后,使反硝化残留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提高了处理水水质;

④ A段搅拌,只起使污泥悬浮,而避免DO的增加。O段的前段采用强曝气,后段减 ,少气量,使内循环液的DO含量降低,以保证A段的缺氧状态[4]。 缺点:

① 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物质的降解率较低;

② 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运行费用。从外,内循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 ③ 影响因素:水力停留时间 (硝化>6h ,反硝化<2h )循环比MLSS(>3000mg/L)污泥龄( >30d )N/MLSS负荷率( <0.03 )进水总氮浓度( <30mg/L)。 (3)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又称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一般采用延时曝气,同时具有去除BOD5和脱氮的功能,它采用机械曝气,一般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

普通卡鲁赛尔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如下:氧化沟中的污水直接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氧化沟系统。在充分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得到足够的溶解氧来去除BOD;同时,氨也被氧化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此时,混合液处于有氧状态。在曝气机下游,水流由曝气区的湍流状态变成之后的平流状态,水流维持在最小流速,保证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微生物的氧化过程消耗了水中溶解氧,知道DO值降为零,混合液呈缺氧状态。经过缺氧区的反硝化作用,混合液进入有氧区,完成一次循环。该系统中,BOD降解是一个连续过程,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发生在一个池子内。由于结构的限制,这种氧化沟虽然可以有效去除BOD,但脱氮除磷的能力有限[5]。

氧化沟的主要优点如下:

① 氧化沟的液态在整体上是完全混合的,而局部又具有推流特性,使得在污水中能形成良好的混合液生物絮凝体,提高二沉池的污泥沉降速度及澄清效果,另外,其独特的水流性能对除磷脱氮也是极其重要的。

② 处理效果稳定,出水质好,并可实现脱氮。 ③ 污泥厂量少,污泥性质稳定。 ④ 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稀释能力 氧化沟的缺点如下:

① 单纯的氧化沟工艺的除磷效率很低,需要增设厌氧段才能达到一定的除磷效率。 ② 虽然污泥产量少,耐冲击负荷,但是这是建立在该工艺很低的污泥负荷上的,且要求处理构筑物内水深要浅,而这又决定了在处理相同水质,水量污水的情况下,该工艺是最占土地的,也即增加了基建费用。 2.3 工艺的比选

第4页 共40页

对SBR工艺、氧化沟工艺、A/O工艺进行比选。氧化沟除了具有A/O的效果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工作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效果。(2)不设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3)BOD负荷低,使氧化沟具有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率低,勿需进行硝化处理。(4)脱氮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5)电耗较小,运行费用低。而SBR工艺仅适合处理量为10万t/d以下的处理厂,所以本课题选择氧化沟处理工艺。 2.4 工艺流程图

以氧化沟为主工艺的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Carrousel型氧化沟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

格栅 曝气沉砂池 厌氧池 氧化沟 二沉池 接触消毒池 栅渣 砂水分离 污泥回流 污泥泵房 剩余污泥 脱水间 泥饼外运 储泥池 浓缩池 出水 第5页 共40页

3 工艺流程设计计算

3.1 设计流量

平均流量:Qa?105m3/d?4166.6 m3/h?1.16 m3/s?1160 L/s 设计流量:Qmax?KZ?Qa?1.2?105 t/d ?5000 m3/h ?1.389 m3/s?1389 L/s 3.2 中格栅

城市污水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漂浮物,故需要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的悬浮固体物质。格栅的间隙大小对污水处理运行有直接关系,目前设计采用格栅的间隙可分为三级:细格栅间隙为5~10mm,中格栅间隙为15~40mm,粗格栅间隙为10mm以上。

格栅的间隙应根据水体的实际需要设置,想用一种规格格栅截留各种漂流物是行不通的,进水格栅的间隙和道数应根据处理要求设计。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表明,一般设计中多采用中格栅和细格栅二道[6]。

主要设计参数:

栅条宽度S=10mm; 栅条间隙宽度b=30mm; 过栅流速v2=0.8m/s; 栅前渠道流速v1 =0.55m/s; 栅前渠道水深h=0.7m; 格栅倾角 75°; 数量 2座;

单位栅渣量取W1=0.02m3栅渣/1000m3污水。 (1)栅条间隙数

Q1sin?0.6945?sin75?n???40.63?41个 (3.2-1)

bhv0.03?0.7?0.8(2)栅槽宽度B

B?S(n?1)?bn?0.01?(41?1)?41?0.030?1.63m (3.2-2)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设进水渠道宽 B=0.1m,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o,此时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

L1?B?B11.65?1.0??0.89m (3.2-3)

2tan?12?tan20?(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

L0.89 L2?1??0.45m (3.2-4)

22(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2.42,k?3

?S?h1?h0k?k????b?43v2?sin? (3.2-5) 2g第6页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