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资料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4 12:10: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序性原则

三、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负重练习的重量 二)练习的次数和组数 三)间隔时间 四)动作的速度 五)肌肉收缩形式 六)练习动作的形式 第二节 速度素质 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一、反应速度 衡量生理指标是反应时

二、动作速度 1 含义:完成单个技术动作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63,

2 生理基础: <1>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面积(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且粗则收缩速度快) <2>肌力 <3>肌肉组织的兴奋性 <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3 短跑训练的主要理论思想:1,两组间保持充分恢复 2,从专项最大强度进行练习 三、位移速度 二)短跑训练 采用重复练习法: 两组间保证充分休息时间, 以专项最大强度进行练习是短跑训练主要特点 17 / 20

第三节 有氧耐力 64 有氧耐力是机体依靠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氧化分解提供进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一、生理学基础:

一)氧运输系统: 1 氧运输系统:氧气从体外运输到肌肉组织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器官和系统 2 由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心输出量反应心脏泵血功能

二)肌肉组织利用氧的能力:慢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多,体积大,肌红蛋白多,氧化酶活性 高,所以利用能力强,快肌能则相反 三)耐高温能力

二、评价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

一)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人体在心肺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情况下,单位时间里摄入并 被身体利用的最大氧量

二)乳酸阈<无氧阈>反应机体有氧耐力的指标。由氧化分解功能开始过渡到大量动用糖酵 解功能的临界点,常以乳酸阈含量达到 4mmol/L 时所对应的运动强度(%VO2max,跑速或 游速)来表示 第四节 无氧耐力 无氧耐力是机体依靠糖酵解功能进行较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一、生理学基础 一)肌纤维类型及其糖酵解能力 二)缓冲乳酸的能力 三)肌细胞和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

二、评价:通常采用血乳酸(无氧代谢能力提高)

三、训练:无氧耐力训练可采用间歇训练法。 第十二章人体机能活动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65: 1 运动前的赛前状态 2 运动刚开始的进入工作状态 3 运动过程中的稳定状态 4 临近运动结束时的疲劳 5 运动结束后的恢复 第一节 赛前状态

21

一、机能变化的特点 66 在训练或比赛钱,人体某些器官、系统将产生一系列机能反应,称为赛前状态。

二、生理机制 赛前状态的生理本质是条件反射。

三、分类 67 根据训练或比赛前机能反应的特征可把赛前状态分为准备状态型,起赛热症型和起赛冷 淡型。 1 准备状态类型属于最理想的一种赛前状态 2 起赛热症型是一种不良的赛前状态 3 起赛冷淡型是一种不良的赛前状态,特点是中枢神经兴奋性过低

第二节 准备活动 能调整赛前状态,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 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一、作用: 一)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和促进相关运动中枢之间的协调 二)使体温升高,提高代谢水平 三)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四)调节节赛前状态

二、生理机理 赛前状态使机体在各种条件刺激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发射, 而准备活动则是有意识的通过身体 活动引起相关器官、系统产生痕迹效应。

三、内容 准备活动分为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1 在运动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人体的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逐步提高,这个过程称为进入工 作状态。69 2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1 反射活动的协调 2 结构上的差别 70 18 / 20 3 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进行剧烈运动的开始阶段,往往会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的身体不适 的感觉。 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极点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 要,造成肌肉内氧供应不足,糖酵解产生的乳酸以及其他代谢物质在血液中积累,引起呼 吸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如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等) 。这些机能失调又导致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加强。71 4

重新振奋及其产生的原因: 极点出现以后,如果继续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身体不适的 感觉消失,机体重新出现呼吸均匀自如,动作轻松有力,精神振奋等现象,这种状态称为 重新振奋(SECOD WIND) 。72 5

(判断题)重新振奋状态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机能活动开始进入稳定 状态。73 第四节 稳定状态 心率、血压,心输出量、肺通气量和摄氧量等生理指标军相对稳定,

稳定状态可分为: 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 真稳定状态是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能满足需 氧量的一种状态,常见于强度小、持续时间常的有氧运动项目。 稳定状态:在一定强度的周期性项目运动过程中,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身体各器官,系 统的功能活动及机体工作能力均处于一个较高的`变动不大的水平上,此时的功能状态称为 稳定状态。 (可分 :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 A 真----供 O2=需 O2 B 假---供 O2<需 O2) 第五节 运动型疲劳

一、概念 运动性疲劳除了生理上的疲劳还包括心理疲劳 疲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定

22

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75 运动性疲劳是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不能将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上,或者不能维持 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生理现象 二、产生的机理

一)衰竭学说,76(填空-简答) 早期研究发现在进行长时间运动中机体工作能力下降的同时常伴随着血糖浓度的降低, 而且补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认为疲劳的原因是体内能源物质的耗尽。 但短时间大强度训练不可能是因为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而引起的疲劳。只有 ATP 或 CP 明 显下降, 血糖和肌糖原基没有明显变化, 只是可能因为肌肉中乳酸增加导致重新合成 ATP 或 CP 的速度下降。所以衰竭学说不能解释所有运动项目引发的运动型疲劳。

二)堵塞学说 77:堵塞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堆积 引起的,尤其是乳酸(观点) 。此外有学者认为长时间运动中 Ca2+在肌肉中推挤可能是 引起运动疲劳的另一原因

三)内环境稳定失调学说 78:运动过程中血液 PH 值下降,细胞外液水分及离子浓度发生 变化,血浆渗透压改变等都可引起运动性疲劳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79 保护性抑制学说: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的疲劳都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 结果。

五)突变学说:认为运动型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 奋性改变三者之间关系的改变所导致的。

六)自由基学说: 1 自由基室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如氧自由基、羟自由基。 2 由于自由基化学上的活泼性,可与机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 构和功能的损伤和破坏。激烈运动时由于肌膜破裂和内质网膜变形,使 LPO 反应水 平增高 3 造成胞浆中 Ca2+堆积,影响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线粒体呼吸链 ATP 的释放、氧化 酶活性造成影响,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引发疲劳。

三、发生的部位 82(判断题)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在脑,脊髓,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点,横管系统 及横桥等部位。 (通常我们笼统的把它划分为中枢性疲劳和外周性疲劳。自脑到脊髓所 产生的疲劳统称为中枢性疲劳;运动神经以下部位所产生的疲劳归为外周性疲劳。 四、判断的方法:A 观察法 B 主观感觉

第六节 恢复过程 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下降了的个系统的机能在运动后超过运动前水平的现象, 常称 为超量恢复。 84 超量恢复是指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下降了的各系统机能在运动后超过运动前水平的 19 / 20 现象。

运动后的主要任务是快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加快机体的恢复。 促进超量恢复的措施包括整理活动、睡眠、营养学、物理学和医学手段。

23

一、 整理活动 二、睡眠 三、营养学手段 四、物理学手段 五、医学手段

第十三章 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生理学评定 第一节 运动强度的生理学评定 一、 阈

第二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重要 重要) 重要

二、安静状态下评定训练效果的生理学指标 人体形态变化的特点是“大” ,而相对应的机能变化的特点是“小” 。

三、定量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 训练水平高者,其机能变化应符合动员快、反应小和恢复快的特点。

四、最大负荷运动时训练效果生理学评定的原则 85 反映运动强度常用的指标有心率,血乳酸值,血清肌酸酶含量等。 第三节 高原训练

二、高原环境的特征 一) 高原与低氧 二)高原与辐射 三)高原与气温、气湿

86 高原训练的特点:在低氧,低压的环境进行训练,目的是为了调动机体浅能,从而期望 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的生理反应。反映为:肺通气量增加,酸碱平衡调 节,血液运输氧的能力改变。

87 长期的运动训练和人体的反应,必将导致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机能等多方面 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88 生理学指标评定训练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符合运动专项生理学特点的指标 2 运动 1 能力的自然增长现象和自然下降现象 3 生理学指标反应训练效果的局限性

89 在最大负荷运动过程中,训练水平高者,机能变化的特点是动员快,幅度大和恢复快。 90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密度,以及运动有关 的注意事项。

三、高原的低氧适应

一)急性反应:1 国度同期 2 心功能改变 3 液体丢失 二)慢性反应: 1 肺通气量增加 2 酸碱平衡调节 3 血液运氧能力改变 4 骨骼肌系统 5 能量代谢系统

四、高原训练的方法 基本认同世界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适宜海拔高度为 1600~2500m。抵御 1600m,低压 缺氧刺激小,不利于充分挖掘机体的潜力。 第十五章

第一节 三、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 一) 最大强度 二)次最大强度 三)大强度 四)中等强度

24

心率 一)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二)与血乳酸值的关系 三)与耗氧量的关系 四)与个体乳酸

第十六章 体育健身的运动处方 第一节 运动处方

第二节 第二节 健身运动前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的评定 一、心血管系统机能评定的必要性 第三节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一、运动强度 二、运动持续时间 三、运动项目 四、运动密度 五、与运动有关的注意事项 六、运动效果的评定和运动处方的修订 20 / 2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