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19:46: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路基路面工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2年6月15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

公路改建项目施工工地参观实习,了解厂拌沥青的生产过程及工艺,了解沥青路面的施工流程及质量检查。

四.实习内容 1.概述

在为期一天的认识实习中,对路基、路面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了解了路基路面施工的大致过程,也注意观察了路面结构层的各个分层。现就路面结构和施工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公路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起于津王公路,止于京福公路,全长约24.76公里。**公路为原津王公路与原唐王公路的部分路段组合而成,是静海县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线公路。目前**公路的道路等级偏低,为提升该公路的道路等级,静海县将实施**公路一期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

**公路一期改建工程起点位于**公路与津王公路交口,路线向西南延伸,止于港静公路,全长3.7公里。改建后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为80公里,并同步实施排水、交通、绿化等附属工程。

2.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是生产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用在公路上的设备,主要功能是把沥青,石子,水泥按一定的比划混合在一起,高温加热到150度的设备。再用摊铺机铺到建设的公路上。

3.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具有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且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的最常见类型是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

(一)沥青路面的分类

1.按强度构成原理可将沥青路面分为密实类(级配类)和嵌挤类两大类:

(1)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料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成的。沥青混凝土属于此类。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嵌挤类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以矿料之间的嵌挤力为主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沥青碎石就属于此类,这类沥青混合料是以颗粒较粗、尺寸均匀的矿料构成骨架,沥青混合

1

料填充其空隙,并把矿料粘结成一个整体。这类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因空隙率较大,易渗水,因而耐久性较差。

2.按施工工艺的不同,沥青路面可分为层铺法和路拌法两大类:

(1)层铺法是用分层洒布沥青,分层铺撒矿料和碾压的方法修筑,其主要优点是工艺和设备简便,功效较高,施工进度快,造价较低,其缺点是路面成型期较长,需要经过炎热季节行车碾压之后路面才能成型。用这种方法修筑的沥青路面有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两种。层铺法施工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并在雨季前及日最高温度低于15℃到来以前半个月结束,使面层通过开放交通压实,成型稳定。

(2)拌和法是由一定级配的矿料和沥青材料在沥青拌和厂(场、站)用专用设备加热拌和,然后送到工地摊铺碾压而成的路面。矿料中细颗粒含量少,含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在10%以上的半开式沥青混合料,称为沥青碎石混合料;若矿料中含有填料,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合,压实后剩余空隙率小于10%的称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厂拌法按混合料铺筑时温度的不同,又可分为热拌热铺、热拌冷铺和冷拌冷铺三种。热拌热铺是混合料在专用设备加热拌和后立即趁热运到路上摊铺压实。如果混合料加热后储存一段时间再在常温下运到路上摊铺压实,即为热拌冷铺,热拌冷铺一般用于小面积修补。当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修筑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时,沥青与矿料常温下拌合压实,称为冷拌冷铺法施工。另外,沥青表面处治也可采用拌和法施工。

(二)层铺法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 用层铺法施工的沥青路面面层,包括沥青表面处治和沥青贯入式两种。其施工过程分述如下:

1.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是指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施工的厚度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面层。由于处治层很薄,一般不起提高强度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抵抗行车的磨耗,增强防水性,提高平整度,改善路面的行车条件。

层铺法表面处治按照洒布沥青及铺撒矿料的层次多少,可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三种。单层式为浇洒一次沥青,撒布一次集料铺筑而成,厚度为1

cm~1.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0.5cm);双层式为浇洒两次沥青,撒布两次集料铺筑而成,厚度为1.5

cm~2.5cm(乳化沥青表面处治为1cm);三层式为浇洒三次沥青,撒布三次集料铺筑而成,厚度为2.5 cm~3cm。

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的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的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的罩面层或磨耗层。

沥青表面处治所用的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的厚度相等,其规格和用量按规定选用。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为减少乳液流失,可在主层集料中掺加20%以上的较小粒径的集料。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时,当生产的粗集料规格不符合规定,但确认与其它材料配合后的级配符合各类沥青面层的矿料使用要求时,也可使用。

沥青表面处治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或乳化沥青,当采用石油沥青、煤沥青时,沥青标号按表选用;当采用乳化沥青时,乳化沥青的类型及标号,在施工规范中都有规定。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施工一般采用“先油后料”法,即先洒布一层沥青,后铺撒一层矿料,以双层式沥青表面处治为例,其施工工序如下:

(1)备料;

(2)清理基层及放样; (3)浇洒透层沥青; (4)洒布第一层沥青;

2

(5)铺撒第一层集料; (6)碾压;

(7)洒布第二层沥青; (8)铺撒第二层集料; (9)碾压;

(10)初期养护。

单层式和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的施工程序与双层式相同,仅需相应地减少或增加一次洒布沥青、一次集料和碾压工序。

(1) 浇洒透层沥青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即为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也可采用中、慢凝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透层沥青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半刚性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宜立即撒布用量为(2

m3~3m3)/1000m2的石屑或粗砂,并用6t~8t钢筒式压路机稳压一遍。 (2) 洒布沥青

在透层沥青充分渗透,或在已作透层或封层并已开放交通的基层清扫后,即可按要求洒布第一层沥青。沥青要洒布均匀,不应有空白或积聚现象。采用沥青洒布车时,应根据单位面积的沥青用量选定洒布车排档和油泵机档。洒布汽车行速要均匀。

(3) 铺撒矿料

浇洒主层沥青后(不必等全段洒完)应立即撒布第一层次集料,集料要撒布均匀,达到全部覆盖一层,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也不露出沥青的要求。

(4) 碾压

铺撒集料后(不必等全段铺完),立即用6t~8t钢筒双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每次轮迹重叠约30cm,宜碾压3遍~4遍。碾压速度开始不宜超过2km/h,以后适当增加。第二层集料碾压可采用8t~10t压路机。

(5) 初期养护

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在路面完全成型前应限速(不超过20km/h),要控制车辆行驶的路线,使路面全部宽度获得均匀压实,加速处治层泛油稳定成型。当发现有泛油时,应在泛油处补撒与最后一层石料规格相同的嵌缝料并扫匀,过多的浮动集料应扫出路外。如有其它破坏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

2.沥青贯入式路面

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或再在上部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封层,经压实而成的沥青面层称为沥青贯入式沥青路面。其厚度宜为4cm~8cm,但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厚度不宜超过5cm。当贯入式上部加铺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封层时,总厚度宜为6cm~10cm,其中拌和层的厚度宜为2

cm~4cm。

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沥青贯入层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

沥青贯入式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其强度的构成,主要以矿料的嵌挤为主,沥青的粘结力为辅而构成的。由于沥青贯入式路面是一种多空隙结构,为防止路表面水的浸入和增强路面的水稳定性,最上层应撒布封层料或加铺拌和层。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铺筑在半刚性基层上时,应铺筑下封层。沥青贯入层作为联结层使用时,可不撒表面封层料。

沥青贯入式路面的集料应选择有棱角、嵌挤性好的坚硬石料,其规格和用量应根据贯入层厚度按表(1、2)选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