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2《气温和降水》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2 22:2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气温和降水》名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降水量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降水的意义和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降水的形成条件 【教学方法】

读图、启发、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学生猜谜语:雨)

提问:降雨就是降水吗?(学生回答)

展示图片,教师补充:降雨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除此之外,还有降雪和冰雹等。下面我们来学习降水。

二、新课学习 (一)降水类型

提问:你知道吗?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后,容器表面会形成大量

的水珠,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是冷冻过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水珠。

播放视频:降水的形成

说一说:降水的形成条件(学生观看视频后总结,回答问题) 明确:

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提问:你知道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吗?(学生回答) 明确:降水的主要类型有三种: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展示:对流雨的形成过程动画 讲解:

对流雨的形成: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其特点为: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展示:地形雨的形成动画 讲解:

地形雨的形成: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其特点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拓展延伸:

提问:拉萨和乞拉朋齐只有一山之隔,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可拉萨的降水却并不多,为什么?(学生读图分析回答)

明确:乞拉朋齐位于迎风坡,降水多;拉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展示:锋面雨的形成动画 讲解:

锋面雨的形成: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其特点为一般强度小、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总结: 降水类型 对流雨 成因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分布地区 赤道地区 地形雨 锋面雨 湿润空气沿山坡爬升 山地迎风坡 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 沿海地区(我国东部) 提问:降水量是怎样测定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

明确:用雨量器测量,一般为每天8时和20时测量两次,将两次测量的降水加在一起,就是当日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mm)。

(二)世界降水的分布

提问:了解了等温线,你知道什么是等降水量线吗?(学生回答) 明确:等降水量线就是地图上将年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读图活动1:

提问: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拓展延伸:

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三地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读图活动2:

提问:中纬度的亚欧大陆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拓展延伸:

从英国伦敦到波兰华沙降水有何变化?(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从伦敦到华沙降水越来越少,反映出从沿海向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读图活动3:

提问: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和西岸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拓展延伸:

提问: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阿拉伯半岛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学生读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