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旅顺导游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27: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遗址就证实了这一点。铁山街道于家头坨出土的铜器则告诉我们商朝时期人类在

这里活动的情况。战国时这里属燕国的“辽东郡”。汉朝时,在今天的铁山街道于

家村东边的山坡上修建了“牧羊城”(又称“木羊城”),是旅顺成为军事重镇的开

端,牧羊城出土的“河阳令印”、“武库中丞”封泥充分证实了旅顺与中原地区的密

切关系。在它附近出土的记事砖是迄今旅顺发现的最早的记事文字。到了魏时,

旅顺被称为“沓渚”或“沓津”。“渚”在古代是“水中的小块陆地”的意思。晋名“马石

津”,唐谓“都里镇”,元称“狮子口”,到了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皇帝

朱元璋派马云、叶旺两将军率部从山东乘船跨海镇守辽东,因海上旅途一帆风顺,

特将狮子口改名旅顺口。 老虎尾

“老虎尾”是大连旅顺口港的天然屏障,一百多年来,这条“老虎尾巴”和

旅顺口一起,见证了中日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等诸多历史事件。如今,老

虎尾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是人们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旅顺口老虎尾”是民间的通俗叫法,它的学名叫“老虎尾沙嘴”。老虎尾

沙嘴位于旅顺口军港西南口处,一端与陆地相连,尾部深入海中,呈狭长

的反“s”形弯曲堤坝状地貌,因此被形象地叫做老虎尾。老虎尾沙嘴的形成

是海狼长期侵蚀、搬运和堆积的结果。海浪通过冲刷、淹没和溶蚀,不断

侵蚀附近的海岸,对岩石产生强烈的破坏,从而携带了大量被侵蚀下来的泥沙,当海浪进入港湾时,受到港湾前面西鸡冠山的阻挡,致使波浪破碎、

失去能量,从而导致流速下降,于是海浪携带的泥沙就在这里堆积下来。由于粗大的泥沙会先沉积,因此沙嘴越靠近尾部越细。

因为潮汐带来的浪击面以下的泥沙少而细,老虎尾沙嘴的规模和比较粗大的泥沙颗粒都说明,老虎尾的泥沙主要是海浪不断侵蚀附近海岸的结果,而不是潮汐带来的。

至于老虎尾沙嘴为什么会呈反“s”形状呢?这与这里常年的主要风向有直接关系。这里的风以东南风为主,当从东南方来的海浪被港湾西南口前面的西鸡冠山阻挡,就使泥沙顺着波浪进来形成的水流方向自然堆积下来。如果海浪不是从东南方向来的,而是正对港口,那么,就会在两侧形成两条近于直线的沙嘴。

沙嘴堆积的速度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和海浪携带的泥沙多少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携带的泥沙越多,堆积的速度就越快。如果老虎尾沙嘴不在黄海而在渤海,那么由于渤海的泥沙多,其堆积的速度就会比现在快。此外,它的形成速度还与季节变化所造成的风向变化有关。冬季,以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西北风为主,所以堆积的速度就会减慢;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东南风则会加快堆积的速度。 老虎尾沙嘴从大约8000年前开始形成,以后,这种作用还会继续延续,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沙嘴和陆地连接,呈现封闭状态,就会形成泻湖。老虎尾沙嘴形成目前的规模就用了8000年的时间,所以要形成泻湖的过程应该也是非常漫长的 白玉山

原名“西官山”,光绪六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口时说,旅顺有黄金山,

也应有白玉山。从此得名为“白玉山”。白玉山,位于旅顺市区中心,临海岸矗立,漫山林木,景色宜人。有南两条公路盘山而绕。在山的东坡,有一条496级的水

泥台阶直达山顶,沿途有凉亭供游人休息,南麓有空中索道直达山顶。山顶有白玉山塔和高达110米的电视塔及海军兵器馆。白玉山也是旅顺新旧城区的分界线,白玉山东面为旧市区,西面为新市区。伫立山巅或登上白玉山塔,可饱览旅顺城区风光,更令人惬意的是,这里是观赏旅顺口门,东西港和老虎尾半岛的最佳处,俯瞰古称世界五大军港之一的旅顺港和口门,是来旅顺口旅游的一大兴事。登白玉山立险居尊,看万倾海洋,雄观虎距,江山如此壮丽,会令人感慨万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两次登上白玉山。

白玉山,是旅顺口区八大景区中白玉山景区的中心观景点。白玉山原名“西官山”,也称“白玉山”,因相传早年山石洁白如玉而得名。又传正式命名还是北冰大臣李鸿章为建旅顺港来勘察地形时,听幕僚们说对面的山名为黄金山,就随即说“既有黄金,应有白玉”,后来人们便把原称“西官山”改称白玉山。旧旅顺八景之一的“白玉夕曛”便指于此。这里不但是大连十大景区之一,还是大连市与旅顺口区确定的市区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凡是外地来的游客,不论你是乘汽车还是乘火车;不论你是从陆路来,还是从海上到了旅顺口,大都要到旅顺白玉山游览。有人说:“到旅顺不登白玉山,就等于未到旅顺口”,这话确有道理。 旅顺军港

,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东侧是雄伟的黄金山,西侧是老虎尾半岛,西南是巍峨的老铁山,从周围环守旅顺港形势险要,天然形胜被誉为“天下奇观” “旅顺口”“狮子口”就是宽近300米由两山对峙而成的出海口。最窄处91米的航道,每次只能通过一艘大型军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战略上是易守难攻。

旅顺口做为世界五大军港之一,其险要之处全在于航道两侧的山上,那里隐蔽着许多火力机关,交叉成网、互相支援,敌舰很难靠近,所以无论是甲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日军都没有从海上攻进旅顺,所以一些军事家形容说:“旅顺一口,天然形胜,即有千军万马,断不能破”。

旅顺军港始建清代,从1880年至1890年10年间,清政府命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经营旅顺港。在旅顺征民建港、购战舰,使旅顺口成为当时世界闻名的军事要塞,并为五大军港之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被日寇侵占,清政府在旅顺只经营了16年,随后的几十年由日俄分别侵占,直至1955年才回到祖国怀抱,现做为北海舰队的一处训练基地。 日俄监狱旧址陈列馆

(国家4a级景点),由沙俄始建于1902年,后经日本扩建,有牢房253间,工厂15座、刑讯室、绞刑室等。是一座人间地狱,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除参观全部监狱现场陈列外,还可以看到近代战争遗物特展、近代碑刻展等。现已成为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岩炮台

,我国沿海五大炮台之一,修建于清朝末年,1898年沙皇强占旅顺后,在原有基础上又扩建。

炮台长约200余米,宽约50米,在地下建有弹药库6间,炮台上面安装254毫米口径的海岸炮5门,57毫米炮1门。从海面上看炮台,前面是悬崖峭壁,后面与黄金山连为一体,日军炮弹很难击中该炮台,由于在炮台两侧安装了探照灯,夜晚灯光照在海面上,灯光反射到峭壁岩石上闪闪发光,因此称其为电岩炮台。 103苏制舰炮

站在炮台上可见日俄战争中发生的三次重大事件的海区:日俄海战爆发地、日海军三次闭塞旅顺口的沉船位置、沙俄舰队司令马卡洛夫的丧身之处。

254毫米电动平射火炮

在炮台西侧有两个圆形堡垒,站在中间朝旅顺口发声,即可听到很强的回声,俗称“怪圈”。 旅顺博物馆

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太阳沟景区,由原旅顺动物园、旅顺植物园和旅顺博物馆三者合并而成。

旅顺博物馆创建于1917年,为大连市属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其前身是“关东都督府满蒙物产馆”。后曾多次更改馆名。1945年由前苏联接管,馆名“旅顺东方文化博物馆”。1951年初,苏方将博物馆移交中国政府,恢复“旅顺博物馆”名称。

旅顺博物馆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内有藏品近10万件,一级和二级藏品数量可观,其中青铜器、新疆文物、书画、陶瓷类精品颇多;尤其收有一批罕见的外国文物,其中印度犍陀罗石刻艺术品是国内唯一的收藏。馆内设有青铜工艺、朝鲜、日本瓷器、日本绘画、外国邮票及大连地方出土文物(大连古代文明)展厅。 旅顺博物馆园区保留了原有珍贵树木,增添了露天陈列与艺术雕塑等内容,成为国内大型园林博物馆之一。周恩来、宋庆龄、董必武、郭沫若、江泽民等曾先后莅临视察 大连旅顺蛇博物馆

,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旅顺太阳沟景区的博物苑内。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2300万元。整体建筑为流线型钢混框架结构,建筑形体以实墙与大玻璃幕墙围合而成,屋顶最大高度17.2米,最大跨度为46.5米,该馆是大连市重点旅游工程项目之一。

旅顺蛇博物馆展示了蛇岛的自然景观、蛇类生活、蛇类标本、蛇的利用,以及旅顺西南角黄、渤海分界处的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的情况。由于到蛇岛参观常受到季节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无缘登岛或时间精力有限游客人,还可在此通过观赏拍摄于蛇岛的录像,来感受一下蛇岛的神秘和刺激。

旅顺蛇博物馆内设有巨龟区、鳄鱼区、游蛇区、珍稀动物区、标本展区等,可观赏到马来巨龟、扬子鳄、各种游蛇和锦蛇。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四爪陆龟和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