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08: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5年秋季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帮助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发展潮流,深入理解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交叉融合的媒介特征、传播方式与产业规律,全面掌握与新媒体相关的创意策划、数字影视创作、内容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工作所需用到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电视台、新媒体、新闻出版、广告咨询等相关行业对于所亟需的新媒体高端人才需求,帮助学生能够成长为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较高的新媒体艺术素养与扎实专业技能的新媒体行业领军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招生对象:

本校2014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2012级学生仅允许修读一年辅修) 2.招生条件:

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如成绩达到要求者仍超过招生人数,

将根据具体学习成绩设条件筛选。

三、修业年限:两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

两年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位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咨询电话:(见附件8)

七、授课时间: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每周六、日上课(寒、暑假除外) 八、辅修学费:

参照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

课程每学分350元,论文每学分340元,共计12870元。第一学期3500元。(具体将根据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九、课程安排及课程简介:(见附表1)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5年7月

附表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安排 第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职称 学学一分 时 学第二学第三学第四学考试 /考查 期 期 期 期 1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纲要 贾秀清、王珏 2 设计思维创新与实践 3 网络节目策划与叙事 4 数字影视制作技术 5 数字声音创作 6 三维图形设计与制作 7 数字影视剪辑 8 数字合成技术 9 新媒体与广告设计 姜浩、税琳琳 赵冰、武瑶 张歌东、周一楠 付龙 高薇华 李停战、周一楠 教授、讲师 教授、副教授 讲师 教授、讲师 1 16 √ 2 32 √ 2 32 √ 3 48 √ √ √ √ √ √ √ √ √ √ √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毕业必须环节 副教授 2 32 √ 教授 教授、讲师 3 48 2 32 3 48 1 16 崔蕴鹏、宋雷雨 讲师 路盛章 教授 10 新媒体与当代艺术表现 王利敏 11 影视与动画技术前沿 12 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 13 互联网产品设计 14 网络节目创作实践 15 毕业设计 张歌东、崔蕴鹏 张启熙 吕欣 张歌东、周一楠、黄裕成 以上所有老师 副教授 2 32 教授、讲师 高级设计师 1 16 2 32 副教授 2 32 教授、讲师 3 48 8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络内容设计方向)辅修/双学位课程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纲要

本课程简要梳理数字媒体艺术发生发展的过程,总结透析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典型案例主动思考其相关概念、范畴、艺术形态,在全景式把握数字媒体艺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总结、思考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设计思维创新与实践

该课从创新思维理论出发,采取“瓶颈”的训练方式,达到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瓶颈”的训练方式即在特定的训练题目下,使学生充分发挥水平思维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每个训练题目要求学生完成数十个方案,学生在特定的题目下相互比较、相互启发,在“求新”、“求异”的指导思想下,思维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最后突破“瓶颈”的限制,将思维彻底的解放出来。

通过该课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理论,以图形创意为切入点,借助创新思维的方法,运用综合的表达手段,达到开拓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目的,并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思维规律和方式。

网络节目策划与叙事

本课程通过对影视各视听要素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媒体视听艺术特殊的表达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网络节目策划能力,具备专业角度读解分析网络节目视听要素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数字影视制作技术

本课程讲授面向高端网络视频的制作技术和经验技巧,数字影视的创作规

律,使学生掌握数字影视室内、室外摄像和绿棚拍摄基本技术技巧,并初步掌握视频预览、粗剪和监看技术,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