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简评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儒家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0:36: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儒家

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一家思想。但它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时代,不过也是一家之言而已。

要正确理解儒家,就要客观的去看待他的创始人孔子。还有儒学的发扬者,孟子与荀子。

一说到儒家,就必然联系到孔孟2人,所以我就来详细分析他们2人。 读诸子思想,千万不要把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传承的思想所等同。大家都知道,自然界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所以创始人的思想与继承者之间,他们关系,只是类同。也就是说继承者认同部分思想而已。而且不同的继承者由于时代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思想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完全照搬复制。

先来看儒家的创始人xx。 xx是圣人吗?这个世界有圣人吗?

如果是儒家的圣人观,答案是肯定的,没有! 那么我们先来看儒家心里的圣人是什么样的? 圣人:

xx高尚到极点,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

有点智慧的人都知道,这是根本不存在的人,这已经不是“人”,而是人们幻想中的“神”。

作为人都是有瑕疵的,有私欲的。

那么为什么历来都要宣扬孔子是“圣人”呢?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儒家必须要打造出一个“神”,然后儒家作为追随者,自然成了“神”的代言人。一切与他们意志不相符的事物或者言论。都可以用“道德”来定你的罪。这跟西方的黑

1 / 14

暗时期是完全一致的。反对教会的人,就是反对神的人,是魔鬼,要消灭掉。而很多的人都依附于教会下为所欲为。

孔子只是一位“好心办坏事”的有志之士,孔子的确是看见天下百姓因诸侯争霸,贵族欺压而苦难,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救世药方。

先来看两点,孔子的个人品德与他的救世药方! xx的个人品德:

孔子因其出身并不富贵,他从小也经历了很多磨难,也因为他自身的刻苦和好学,所以他懂得很多的生活技能,也有着对当时社会不公一面的愤慨。怀着“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心态,他创办了儒家,开始教学,希望发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去救世。

孔子强调做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从自身坐起,教别人礼仪,那么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所以孔子身体力行的做榜样,是令人钦佩的。

孔子的品格在某些方面是很值得继承的,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好学精神,比如对救世怀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我所敬佩的品格。

不过人无完人,孔子自身虽然表现出了“君子”的高尚一面,也有一些他自己认为有理,但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看,蛮不讲理的事情。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孔子的救世药方是什么? 答案是“仁爱”,孔子的“仁爱”是什么意思?

仁爱,就是叫大家互敬互爱,互相尊重,做天子的要学会尊重臣子,不要拿别人肆意妄

为。做臣子的也不要抵触天子,天子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他其实是为了缓解社会的压力提出的。在孔子看来,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国君不听命于天子,大夫不听命于国君,大夫的家臣又不听命于自家主

2 / 14

公,在家庭子女与父母意志相违背的局面在于礼坏乐崩,破坏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要想天下纷争平息,必须寻回周礼。

孔子的药方是,以仁德礼仪治国,这里的“礼”是一种制度,是“周礼”。“周礼”是周公为了周王朝能顺利统治,所制定的一种强制执行的“制度”。比如臣子跪拜天子的方式,天子座的马车规格等等,有很多的这种礼仪上的区别,来表示上下的等级关系,形成一种“合理”的秩序。所以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不能横征暴敛,不能用残酷的手段对待臣民,要多关爱百姓。而相对应的,作为臣子,作为百姓不能没有规矩,不能以下犯上。

儒家的“百事孝为先”就是从孔子的这种思想中演变而来。儒家的治国思想时,一个有为的人要治理国家,那么他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如果连自己的家庭关系都搞得不好,这种人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在家里,作为子女是要绝对顺从于父母的,父母说什么就得做,父母教你干啥,你就要干啥,如果你不听从,就是个“逆子”“不孝”。这种人是属于“道德败坏”的一类。以家庭关系延伸到治国,作为臣子,对于君王的话要顺从,要听。

别总是跟君王对着干。

孔子主观的认同和认为这个社会之所以混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所以他极力倡导恢复礼乐制度,强调君臣关系,等级尊卑等等。他认为如果大家都按照他设定的这种秩序发展,就一定是和谐社会。

但事实上,从“百事孝为先”的观点,就可以看出,孔子及儒家看问题,都是单一面的,那种想法,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经不起实践考验。比如说父母之言,难道就一定是对的吗?父母生活的时代,与子女的时代有着很深的代沟,而且子女有着自己梦想的时候,难道一定要按照你父母规划的道路去走吗?那子女的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不过是活着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已。难道不听从父母的指示,就一定是道德败坏了吗?

xx的亲亲相爱,亲亲xx

前面已经说了,孔子的仁爱是尊卑有序的,有差别的,在孔子的仁爱理论是:

3 / 14

爱本民族大于爱其他民族,爱本国人大于爱他国人,爱自己家族大于爱国人,爱自己家大于爱家族的人,而唯一的悖论是,爱父母要大于爱自己。对于前面来说,这是人的自然特点,肯定是优先爱自己亲近和利益相符合的人。但是这个爱父母,也就是“孝”被孔子给扩大化了。

“百事孝为先”这句话其实是完全不正确的,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这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对立问题。

孔子及儒家的错误,就在于把任何事太理想化,从局部利益出发去看问题。儒家的理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顺推没什么不对的。但是逆推呢?如果是要让人选择为了国家还是为了自己时,怎么办呢?

楚国有一人举报自己的父亲偷东西,反而被官员杀了,原因是不孝,孔子对此事大加赞扬,鲁国一士兵打仗总当逃兵,问他原因,他说家里有老父亲,国君与孔子尽然赞扬他,孔子还推荐做官!

所以孔子及儒家的用人标准是,一定要有道德,有道德的人就是好官。反之,如果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爱其他人呢?这就是儒家的逻辑。但事实恰恰相反,所谓大公

无私者,必寡然无情。包青天不是被赞颂成六亲不认吗?所以儒家的理论是华而不实。

所以儒家向来不辩证的思考问题,对另一种假设总是避而不谈。一味强调和扩大一方,不去照顾另一方。所以孔子构建的“君君臣臣”是不现实的,君王有错误的时候,臣子不反对能行吗?既然有反对,那么必然就有争斗,有争斗就必然不和谐。

春秋战国为什么周天子形同虚设,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天子的无能,他无法满足臣子应该得到的利益。在西周时期,天子是可以无条件杀诸侯的,大诸侯也可以无理由的杀小诸侯。所以对于实力强大的小诸侯来说,他凭什么要任人宰割?所以必定要反抗,一反抗,就必然发生战争。

这里我们并不是批评孔子这个人,而是在解答儒家的这个治国思想是空中楼阁,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其实一步也实行不下去。

4 / 14

孔子既然是凡人,所以他也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在里面,我们来看道德高尚的孔子的所作所为。他执政的时期,送上来的饭菜,一定要按照西周的那种烦琐礼仪去走形势,因为这样才能表示不同人之间的“尊贵”。但是他作为大司寇,就要按照大司寇的规格给他用膳。后来孔子落魄的时候,饿得发慌的时候,他可没那些讲究了,手抓起来就吃,活像一乞丐。子贡当时就问他,为什么不讲礼仪了。孔子反而骂他猪脑袋,说明了孔子及儒家都是搞形式主义,背地里也还是利益当先。

孔子反对郑国子产“铸刑书”以昭示天下的举动,认为法律公布给民众,民众就更容易依靠这些条文来与原贵族,统治者相抗衡。民众不知道法律才便于统治。

孔子当政时期参与了鲁国与齐国的会盟,鲁国的乐舞在孔子的调教下,是那种典型的西周古乐舞。而齐国的乐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流行乐舞。孔子当时就大怒,当着齐国国君的面杀掉了齐国的整个歌舞团。孔子的理由是“粗俗不堪”。仅仅因为他自己不喜欢,他就可以任意处置那些无辜的舞者。

据《管子·法禁》和《荀子·非十二子》里有提及,孔子杀少正卯一事。 少正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知识广博。孔子都不得不间接地承认少正卯有着“心达”、“行坚”、“记博”、“言辩”的长处;少正卯对社会下层民众有着比孔子大得多的亲和力;少正卯有着率领民众造反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并没有造反的实际行动;少正卯的讲学吸引了很多孔子的学生去听课。

所以孔子为了自己的执政目的,在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孔子的弟子都不明白为何要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孔子的理由是:

少正卯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

从这一段,就可以看出,儒家要消灭自己的对手,往往都是把对手形容的道德败坏,而且孔子杀人的第一点是“心达而险”,也就是“诛心”,没有确实正确,就随随便便说别人要反。没有严格的法庭求证程序。

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