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_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大学语文(二)》作业考核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0/18 19:2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语文(二) 期末考核题

学号 20170387045 姓名 得分

一、综合分析题

注意:1、抄袭不得分 2、请以课文为论述依据 1、 请具体分析《再别康桥》、《断魂枪》、《爱尔克的灯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的象征意义,同时说明象征这种手法使用的艺术价值。

答:《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断魂枪》小说着重刻画了老拳师沙子龙的形。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心态是复杂的。他开镖局,练就“五虎断魂枪”的绝技,威震西北无敌手,创出“神枪沙子龙”的英名。但是。这只是古老中国的事业和文明,沙子龙痛心地知道,五虎断魂枪已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过去的风光已经被时代的狂风吹走了。“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走镖已没有饭吃,现实使他不得不把镖局改为客栈。他好像是顺应了时代,但其实这只是无可奈何的选择。他虽然不与人谈武艺,不再与人争强斗胜,甚至于别人打上门来也不与人比武,但却在夜间独自一人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表明他内心深处有对过去世界的眷念、欣赏和无可奈何。不仅如此,他对时代变化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心态。他“不传”断魂枪绝技,是一种与时代抗衡的保守心态,表现了他孤傲倔强的性格。沙子龙这种复杂的心态。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沙子龙的悲剧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末世命运。作者还过对沙子龙形象的刻画,在某种程度上批判了老中国人们“宁蜷伏堕落而恶进取”的封闭式文化心态。

《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作者借用三种灯光表达自己的思想,故居门前的灯光,是阴暗中的一线微光,并不曾照亮什么。这灯光象征着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的大家族。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是照路的灯,是希望的灯,又是生活悲剧和希望破灭的象征。我的心灵的灯,是心灵的灯光,与旧居的灯光、爱尔克的灯光有着

完全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小论文:托物言志与文学创作。从托物、托事、托人三个角度发表对文学创作的感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诗的选材上,其意象的采撷精粹而富于蕴含。该诗第一段写祖国所承受的历史重负和面临的严峻困难。诗人选取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等物象来具象化地言说祖国长期停滞、落后、衰败的状况。“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这两幅画面分别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在国民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来写,既写其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又表达了祖国在闭塞状态下社会发展的艰难和迟缓,同时还含有人民生活艰辛、劳动条件恶劣等意味。第二段写人民祖祖辈辈背负贫穷,吞咽悲哀,却没有丧失希望。诗人选取的意象是敦煌壁画上“‘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说希望是花朵“未落到地面”,既写出了希望的没有实现,也表达了希望的未曾失落。这希望历经“千百年”而未曾实现却也没有失落,足见其希望的坚韧、执著,也让人体味到其间的痛苦和悲壮。同时,这意象的画面还表达出这希望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美丽动人。第三段写祖国从迷梦中苏醒而迎来新时期“簇新的理想”。诗人选取一系列博喻,将这簇新的理想从各个方面加以具象化。“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这一意象,既为这崭新的理想给出了一个古老深邃的历史背景,构成新旧对比,突出祖国的理想之一新,是从其蛛网斑斑之一旧中转化而来,又写出了这理想之新,是祖国人民历经生死搏斗,才挣脱梦魇迎来新生。“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写出了这簇新理想的悠久历史根系、深远文化命脉和顽强的生命力,它是祖国经历严冬迎来春阳而茁壮绽放的生命。“挂着眼泪的笑涡”,则从人民在刚刚经历的历史变故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来渲染这理想之簇新的内涵。如果说,这三个意象是由远及近地从既往的历史联系中来状写其理想的簇新之义,那么后两个意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则从这理想作为祖国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中华民族壮丽前景、辉煌未来的意义上来揭示其理想的簇新之义。

2、《徐文长传》和《阿宝》同为写人之作,它们的同与不同表现在哪里? 答:袁宏道的《徐文长传》可称为一篇奇文。徐文长是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又是第一流的画家、书法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里,都有他崇高的地位。但是他一

生遭遇波折。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这篇传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长“雅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阿宝》写的是一个迂讷的孙子楚,不顾门第悬殊,迷恋着富商大贾的女儿阿宝。全篇笔笔写痴,字字关情。它鼓励读者:在男女之间要的是真心,有至情,就可以冲破一切阻力,实现婚姻的理想。这种爱情观,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带有强烈的市民意识,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

3、请根据课文作品,分析为什么苏轼与辛弃疾同为宋词坛双雄,文风与思想如此差异?

答:我国宋代的苏东坡和辛弃疾,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的风格,既有同,又存异,都为宋词以崭新的面貌跃上文坛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苏辛词的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正是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地呈现了出来。例如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奇伟壮丽的江山景物,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英雄气概和丰功伟绩所构成的宏伟壮观的艺术形象,正是苏轼积极有为的抱负,开阔爽朗的性格,以及他那种不因政治上受挫折而丧失生活兴趣的人生态度的充分反映,是他豪放旷迈的艺术风格的集中表现。又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缅往事,遥想将来,心潮澎湃。赞扬杰出的历史人物,讽刺苟安求和者,表示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坚强信念,传达出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词中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的那种自由挥洒的写作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