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9:1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创新能力不仅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教师的使命,那么在信息技术课中应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游戏是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好奇心,教师要善于调动、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中的趣味游戏,激发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网上找了一款打字游戏软件,一个兔子出来举个牌上面有字母,学生需击打相应字母才能得分,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熟练地掌握了键盘。要把事情干好,首先要有足够的兴趣。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要把事情圆满地完成,必须要对这件事情充满幻想和向往,才能产生做这件事的动力。学习计算机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全社会都在宣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和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机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靠老师和家长的教导,让学生被动地去学计算机,结果肯定会事倍功半。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技能相对比较熟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做试验、做练习的时候容易进行干涉,总是坐在微机前面演示了再演示,让学生在模仿体验的基础上学习,这样就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对信息技术产生抵触的心理,导致学生学得很累。教师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索,互相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表达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学起来也快一些,效果就会不错。信息技术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解放学生,予其释放真我的空间。在《微博》一课中,我对关键的知识点和操作进行了重点演示讲解,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已的作品,使学生主动、轻松、自然地投入参与,自觉探索感悟,自由想象,敢于创造。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法为学生营造敢于创造的心理空间和外部环境,从而获得成功与发现后的喜悦。 三、“小组合作”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但是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果能否提高,与教师的方法和学生的知识含量有关。如我们在上《QQ空间》这一节课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我讲解了基本知识点,然后布置了任务,让各个小组讨论并开始制作精美的QQ空间。我宣布完任务,同学们立刻就忙开了。基础好的同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自已的作品,然后帮助基础差点的学生完成任务,达到了小组合作的基本目的。这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基础差的学生对任务不是很感兴趣。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思考、去总结,就能让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重点评价及合理评价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先布置上机任务,然后每个人上机前拿出一份简单的上机方案,可行性强的给予肯定。通过实践后,对方案扩展性强的给予合理评价,激发广大学生对自已方案的创新。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课题研究及探索式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观察分析能力等。如何做好课堂评价,直至更长阶段的评价,来突显评价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科的发展,有待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
五、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两点是创新能力建立的最重要元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努力,体验生活、完成任务,不仅能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和集中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掌握做事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