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 年级上册 2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单 元 学 情 分 析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 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 单元 教学 目标 路。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单元教学 重难点 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序号 2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运算,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迁移、类推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课时 2-1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教学 目标 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8。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流 程 师 生 活 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11主题图 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设计意图 二次 备课 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 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 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 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 在尝试、交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流中掌握计算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 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直接说答案。 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35+2= 35+32= 板 书 设 计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