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36: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5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 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了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 【答案】 A

【解析】

解:A、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卡文迪许首先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故B正确; C、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故C正确;

D、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了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 )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 【答案】 C

【解析】

解:F 向下压活塞时,外力对气体做功,因和外界没有热交换,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加;

因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气体温度升高;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因温度升高、气体体积减小,故气体的压强增大; 故选C.

压力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变化,由理想气体的性质可知气体温度的变化;则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压强的变化.

理想气体由于分子间距离较大,故物体的内能不计分子势能,即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和气体的体积无关.

3.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高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9页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γ>γ0,要产生光电效应,必须用能量更大,即频率更高的粒子.能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X射线的频率大于紫外线的频率.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要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必须用能量更大,即频率更高的粒子.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及各种电磁波的频率大小关系.

4.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1,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为F2,则( )

A.坐着比躺着时F1大 B.坐着比躺着时F1小 C.坐着比躺着时F2大 D.坐着比躺着时F2小 【答案】 A

【解析】 解: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所以躺着和坐在时,F2都等于人的重力,不变. 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2Fcosθ=G,θ越大.则绳子的拉力越大,所以坐着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绳子的拉力较大,相反躺着时,绳子的拉力较小,即坐着比躺着时F1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当人坐在吊床上和躺在吊床上比较,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绳子拉力的变化.吊床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5.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大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答案】 BC

【解析】

解: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知: 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F=

,由于各小行星轨道半径质量均未知,故不能得出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的结论,故A错误;

高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

B、由周期T=

知,由于小行星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公转半径,故小行星的周期均大

于地球公转周期,即大于一年,故B正确;

C、小行星的加速度a= 知,小行星内侧轨道半径小于外侧轨道半径,故内侧向心加速度大于外侧的向心加速度,故C正确; D、线速度

知,小行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小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

球公转的线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半径关系分析选项即可. 本题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根据题意给出的半径关系展开分析.掌握万有引力和向心力的表达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

虚线的交点.则该粒子(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小于有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答案】 AC

【解析】 解:

A、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在a→b→c的过程中,一直受静电斥力作用,根据同性电荷相互排斥,故粒子带负电.故A正确.

B、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电场线越疏,场强越小,可知c处场强最小,由电场力公式F=qE得知,粒子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最小,故B错误; C、粒子由b到c,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粒子在b点电势能一定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

a点到b点和b点到c点相比,D、由于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所以ab间的电势差大于bc间的电势差,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U可知,故a到b电场力做功为多,动能变化也大,故D错误. 故选:AC.

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即可判断其电性;根据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判断场强的大小,从而分析电场力的大小;根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以及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分析电荷的电势能如何变化,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如何变化. 本题要掌握点电荷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了解电场强度的特点是离开场源电荷距离越大,场强越小,掌握住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

高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