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题库 第一章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3:2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选

B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段话说明了 正确答案: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9、辩证的否定是

正确答案:A事物的自我否定 3、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它是指

正确答案:C 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崔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正确答案: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

7、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正确答案:B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10、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正确答案:D源泉和动力

F

1、发展的实质是

正确答案: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正确答案:C质量互变规律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正确答案: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G

8、规律是指

正确答案: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10、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正确答案: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H

3、黑格尔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句话说明了 正确答案:A系统的整体性

J

2、“居安思危”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正确答案: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尽管电灯在发明后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大多数人都持观望态度而继续使用油灯。但是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电灯还是最终战胜了油灯,成为欧美诸国主要的照明工具。电灯必然取代油灯的哲学依据是 正确答案:C否定之否定规律

K

2、科学家洛伦兹曾经形象地说:“可以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的说法 正确答案:C说明了一事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发生联系 6、“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正确答案:B辩证法的观点

L

4、量变是指

正确答案: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正确答案:A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

M

6、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正确答案: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正确答案: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9、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

正确答案:D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8、矛盾是

正确答案: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Q

10、“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句通俗形象的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正确答案:C要抓主要矛盾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正确答案:A事物的变化是否突破“度”的范围

R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这两种观点是 正确答案: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S

10、事物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 正确答案:A上升性 7、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正确答案: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4、事物的度是指

正确答案: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3、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正确答案:D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 4、事物的质变是指 正确答案:D事物性质的变化

9、事物的发展是上升的运动,这是由 正确答案:C 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 正确答案:A 形而上学的观点

W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正确答案:A对立统一规律

9、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正确答案: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正确答案: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3、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正确答案: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正确答案: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正确答案:C 事物的矛盾性

X

10、循环论观点的错误在于

正确答案:C片面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2、形而上学所理解的同一性是 正确答案:B没有差别的同一性

Y

1、“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句话告诉我们

正确答案: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8、“扬弃”是

正确答案:A既克服又保留

7、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方法论上应坚持 正确答案:C 重点论

8、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正确答案:B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4、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里习惯,这种观点是 正确答案: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