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埔区2016_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15:59: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9)(2)如图18乙,把F向后折叠,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该现象说明 ( 10 ) 。 29. 如图19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11 ) .

(2)为了 ( 12 ) ,实验时要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而实验时需要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13 ) 。

(14)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竖直放置的 ( 15 ) ,需要记录 ( 16 ) 的位置。(后两空选填序号:A.玻璃板;B.两只蜡烛;C.玻璃板和两只蜡烛;) (4)实验时,将蜡烛1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2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1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图19中 ( 17 ) 处观察(选填“A”、“B” 、“C” 或“D”), 蜡烛2的位置即是的 ( 18 ) 位置。为确定(19) 像的虚实,需在 位置放一个光屏(选填“蜡烛1”或“蜡烛2”),并在图19中的 ( 20 ) 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 、“B”、 “C” 或“D”)。 (5) 图20甲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所 ( (填序号). 成自己的像应是图20乙中的 21 ) 30. 某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研究光从空气进入玻璃。选用如图21的圆盘形量角器作光屏,半圆形玻璃砖及激光器等器材.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甲,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射向图21 图19 甲 图20 乙 B;此时的入射角i大小为 ( 22 ) 度,折射角r大小为 ( 23 ) 度.逐渐增大入射角,把相应的入射角i和折射角r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空气斜射入玻璃) 表二(空气斜射入水)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 .下载可编辑 . .

..

1 2 3 23.0 36.0 51.0 15.0 23.0 31.3 4 5 6 23.0 36.0 51.0 17.5 26.7 36.9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或4与5与6与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变化关系(24) 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数据中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的关系及(25) 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知道了上述规律后,他想知道: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他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22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冰 空气 酒精 图22

8物质 水 玻璃 光速(米/秒) 2.25×10 2.0×10 2.30×10 3.0×10 2.2×10 8888

① 针对该提出的问题,请你仔细观察图22中的光路,对照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得

(26) 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光从玻璃中斜射入酒精中,折射角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填“大(27) 于”、“小于”或等于)。

. .下载可编辑 . .

..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 物理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选择题

一 二 三 四 得分 1、______; 2、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7、_________; 8、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

11、_________;12、_________; 二、填空题

13、(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

(4)___________;(5)___________。

1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

15、(9)___________;(10)___________;(11)__________。

16、(12)___________;(13)___________;(14)___________;(15)___________。

17、(16)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

18、(19)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

19、(22)___________;(23)___________;(24)___________;(25)___________。

20、(26)___________;(27)___________;(28)___________;(29)___________。

21、(30)___________;(31)_____________;(32)______________,

. .下载可编辑 . .

..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5)_____________;(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25题 图14

23题 图12 24题 图13

四、实验题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

27、(6)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

2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 . .下载可编辑 . .

..

(15)_______________;(16)___________;(17)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

30、(22)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载可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