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目二简答题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20:14: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汇总

1.《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师德为先”的理念。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简述教师劳动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因材施教。 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 二、 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三、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 “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三)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教师成长的途径与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7.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9.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10.影响教育目的确立的因素有哪些?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11.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提倡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12.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3.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注意广度) 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持久性) 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

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的特征。

14.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敏捷性 (2)持久性 (3)准确性 (4)准备性

15.简述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训练

1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