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 电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0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

实验一 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溶出度测定在药物评价中的意义和应用。 2.掌握片剂溶出度测定的方法。

3 熟悉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分析和统计学评价力法 [实验提示]

溶出度(dissolution)系指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出介质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固体口服制剂中药物能否被吸收是药物能否发挥临床效应的英关键,而药物从制剂中镕出的速度和程度则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这与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强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密切关系。对一些难溶性的药物和消出速度慢的药物来说,药物从固体制剂中溶解、释放速度慢,溶出速度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因此,溶出度的测定对固体口服制剂的内在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同一药物不同配方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测定比较.还可以反映出药物与赋形剂和制剂工艺之间的关系,探索溶出度、生物利用度和临床效应之间的关系,为口服固体制剂配方筛选、工艺优化以及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凭证。

1965年,《美国药典USP(ⅩⅦ)》首先收载溶出度/释放度测定方法;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溶出度/释放度研究,《中国药典(2000版)》中要求进行溶出度/释放度检查的品种已达183个。

在新药口服固体制剂的研究中,对药物的溶出/释放行为考察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测定设备也趋于标准化和自动化,使该实验的科学性、灵敏度、重现性和实用性都大幅度提高。《中国药典》最新版“溶出度测定法”收载了二种方法,并对其仪器装置、测定方法、结果判断都做了详细规定。

本实验选用常用的、与体内试验有较好相关性的方法之一转篮法(即《中国药典》溶出度法“第一法”)测定甲、乙两厂不同配方甲硝唑片在规定时间点的溶出度,通过威布尔概率拟合求算T50、Td、m、3个参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评价。 【方法与步骤】

(一)不同厂家出产的甲硝唑片的含量测定

分别取不同厂家出产的甲硝唑片10片,准确称量.研碎磨细,精密称取相当于一片量的细粉(W含),加约600ml人工胃液搅拌使其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过滤,精密吸取续滤液1ml于10ml具塞玻璃试管中,加9ml人工胃液。混匀。以人工胃液为空白,采用紫外一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A含),检测波长为277nm,记录结果。

(二)不同厂家生产的甲硝唑片溶出度测定

1.药物溶出度测定仪的调试与使用:实验前溶出仪已安装完备并经过调试,整机及主要部件如图所示。

(1)预热:打开电源开关,在水浴恒温控制面板(A)处,使用[▲]或 [▼]键将水浴的预置温度设定为37℃,随后温度显示窗将显示出水浴的实测温度。按一次[启/停]键,“温控状态指示灯”亮,水浴开始循环升温,直至达到预置温度,并保持恒定。

(2)安装转杆,调节转篮高度:仰起机头,将已清洗干净的玻璃溶出杯(1000ml,小杯法为250m1)放入水浴箱上溶出杯孔中,固定。将转杆向下向上插入机头的转轴孔中,安上转篮,从浆杆上端套入离合器。注意,离合器不要拧紧。将定高环(直径25mm,小杯法为15mm)放入溶出杯至杯底中心处。放下机头,垂直下压转杆顶端.使转篮底部与定高环顶部轻微接触(B),旋紧离合器到刚能夹住转杆的程度,向上提起转杆,然后固定离合器下部与转秆的相对位置,顺时针旋紧离合器上部螺母即可。

(3)加入溶出介质,设定转速: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本实验为人工胃液)900ml注入溶出杯中:在转速控制面板(C)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