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问题意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

常安二中 2014年12月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是常安二中申报的县级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这一课题是我校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此课题由我校教导主任负责于2011年申报,经宾县科学教育研究所批准立项。从2011年9月10日开题,至2014年12月结题。历时三年多时间,我校十多名教师经过不懈努力不断的学习研究、交流探讨、实验总结现已顺利结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就我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报告如下:

课题提出的背景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想把教育达到三个面向,就必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所以重视人才的培养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共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大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对科学发展有用的大量知识,目的是重视科学的研究,所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新课程课堂研究的一个中心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共识。我们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为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的课题。如何适应广泛深入的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现实问题。

1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1、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是新课改的理念,以人本主义思想,群体动力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为支柱。提炼课堂教育教学理论效果,寻求课堂质量的有效方法。

2、事实依据

根据有关调查和分析得出:学生不会问,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问,学生对提问不感兴趣等,是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这主要包括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两方面的问题。让一年级的学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对于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至关重要。课堂让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去解决问题,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是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主要方法。数学问题源于学生生活,学生有自己的原有认知基础,所以针对主题图画教师创设合理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具有可行性,我们正是在总结这些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本课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当前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现状。

2、通过研究与实践,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学工作闯出一条新路,提供一种模式,逐步使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网络化。

2

3、对教师教育观念更新有推进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

4、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是解决教师对新课程的观念更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存在旧观念的教学模式,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理解不透,掌握不熟,课堂教学效果不好,也就是说把新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是研究的具体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课题的创新点在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层面的探讨力以实践化,探索出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

2、理论意义是力求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出符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新的模式,探索出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和奖励方式。

3、应用价值: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围绕课程改革开展新课程教育念更新的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2、教师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堂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