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习题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9:19: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流域径流形成过程

学习本章的意义:本章主要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流域、河流、降雨、蒸发、下渗、

径流;再是最基本的水文学原理,如水文循环、区域与流域水量平衡、流域径流的形成过程;三是掌握水文要素的定量计算方法,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坡降、蒸发量、径流量、径流深等,为后面学习水文分析计算及水文预报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本章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章的内容:自然界水文循环及水资源;河流与流域及其对水文变化的影响;降水成因、分类与

计算;蒸发分类与计算;下渗过程与计算;径流及其形成的基本概念与定量描述方法;流域水量平衡原理与计算。

一、填空题

1.地球上的水以 态、 态、 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 、 和 中。

2.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 循环和 循环。

3.水文循环的外因是 ,内因 。 4.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 、 、 和 。 5.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

6.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 、 、 、 五段。 7.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 。

8.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 流域;否则,称 流域。

9.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 。 10.河长的落差称为 。

11.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 。

12.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 。

13.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 雨、 雨、 雨和 雨。 14.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 、 和 。

15.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 、 、 和 。 16.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蒸发、 蒸发和 蒸散发。 17.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 。

18.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 变化,称为 曲线。 19.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 、 、 、和 等。

20.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 过程和 过程。 21.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 、 和 。

22.某一时段的降雨量P与形成的径流深R,则R与P之比值称为 。

2

二、选择题

l.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是因为自然界的[ ]。

a、径流 b 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 2.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 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 3.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 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

4.甲乙两流域,除甲的流域坡度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蜂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5.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c、洪峰流量大、蜂现时间晚 d、洪蜂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6.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蜂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洪峰流量大、蜂现时间早 d、洪蜂流量小、峰现时间晚

7.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8.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9.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 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10.对于较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 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 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 d 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11.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

3

a、毛管水 b 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 12.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

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13.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f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 土壤特性 14.降雨期间,包气带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 c 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 15.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 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16.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 c 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 17.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 a 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 18.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

a、前者较小 b 前者较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 19.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

20.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 a、450mm b 500mm c、950mm d、1400mm

21.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2mm

22.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

a、 0.55 b 0.45 c、 0.65 d、 0.68

23.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h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人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 a、2.0mm b、6.0mm c、4.5mm d、7.5mm

24.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 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

a、150m3/s b l 5 m3/s c、74 m3/s d、18m m3/s

4

25.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

a、0.47 b、0.50 c、0.65 d、0.35

26.水量平衡方程式P-R-E=?W(其中P、R、E、?W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27.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 28.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变 29.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

a 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 30、下渗率总是[ ]。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 31.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32.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三、简答题

1. 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 2. 蒸发折算系数K值的大小随哪些因素而异? 3. 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

4. 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水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 5. 同样暴雨情况下,为什么流域城市化后的洪水比天然流域的显著增大?

四、计算题

1.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m,其纵断面如图2-2,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m,各河段长度l1, l2, l3, l4分别为2000、1400、、1300、800m,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