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1:1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篆刻刀法入门:切刀
提起篆刻刀法,自然要提两种刀法,但正如我前几天写文章(本系列的第126篇)提倡的一样,对于初学者来说,适合从切刀开始练起。(两种刀法呈现在石面上的不同效果)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我们已经说清楚了:1、很多名家是从浙派的切刀开始学习的,比如赵之谦,比如吴昌硕,比如黄牧甫,比如齐白石,可以说,近现代的大师,最开如都是以切刀学习入门篆刻的;2、切刀的刀程短,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易掌握;3、切刀同样有丰富的刀法语言,足以表达丰富的印面效果。既然要学切刀,总要把切刀这件事说清楚吧,于是今天就打总把有关切刀的事情一起说一说。一、什么是切刀切刀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在运刀的时候,轻轻用力将刀锋一角切入石内之后,再以入石的刀角为用力的支撑点,将部分刀刃强行压入印石,压得过程以推动刀杆做切割动作为刀法特征,它的运刀以一个切的动作完成为周期,它镌刻笔画的方法是,顺着笔画方向切进(刀杆前后小幅摆动),使刀锋一起一伏地切刻入石,迟涩前进,这种刻法刻成一个线条是由多次起伏刀锋的起伏来完成的(即多次运刀动作)。(切刀的刀法示意图)也就是说,要刻出来一个线条,如果用冲刀法,就可能一切下去,就完成了,例如齐白石的单刀冲法,而如果用切刀,则必然会有多刀完成,因为,切刀的
特征是每次切出一个不大于刀刃宽度的刻痕,那么,大部分笔画线条都长于刀刃的宽度就导致,要完成一个笔画,需要两刀以上的切刀镌刻,在刀与刀之间的刀刃起落间,后一切往往会偏离前一切刀刃的方向,造成两刀因为方向不一而形成的不同的刀刃与线条的夹角,这种夹角在多次运用切刀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线条的滞涩感和苍茫感,因为切刀运刀的刀程短,其运刀风格是细腻含蓄的,但因为上述刀刃与线条之间不断形成的夹角的存在,用切刀切出来的线条又是苍浑、古拙和迟涩的,这与冲刀大刀阔斧的运刀,而表现出来的线条却是温和、光洁和爽利正好形成对比。
对于线条的刻画中,因为切刀的刀程短(就是一切的长度),因此,相对较易控制,一个长笔画线条,如果用切来来镌刻,一个较认真的人,不必通过更多的练习就可以完成。赵之谦的好友,著名的印学理论家魏锡曾在他的论印诗里提到浙派宗师丁敬的刀法时说:“朱文启钝丁,行刀细如掐。”这个“掐”字很形象,像用指甲在石头上一点一点的刺入和切断出来的线条,可以说,丁敬的线条,就是他用刀一点一点地“掐”出来的,连续而密集。(丁敬刻“西湖禅和”)我们在论坛和群里,经常听一些篆刻人说“又挖了一方”这里的“挖”字也很形象,与“掐”字有类同处,不管是用冲刀挖还是用切刀挖,都是一点点将需要去掉的石材去掉完成线条的刻画的。只是切刀更加细碎,而冲刀连续性更强。二、切刀的起
源以及相关的流派影响切刀的创始人是明末的朱简,他的风格来源于他对所处的时代总体刀法的创新,在他之前,文彭、何震们的刀法是猛利的长冲刀,长程冲刀是长驱直入的,是雄健爽利的,到了朱简这里,他主动将刀法改为细腻的碎切刀,碎切徐进的刀法是用数刀连续成一个笔画,这自然是一波三折的,是滞涩稚拙的。何震们的流畅之美,到了朱简这里换成了凝涩之美。虽然没有了爽利感,但却使线条在苍茫之中有了更多的回味,使线条意向的语言由直白转向了含蓄。(朱简刻“又重之以修能”)显然,苍茫、稚拙是古意森森的,这正是篆刻要追求的“金石味”的主要审美追求,于是,到了清代,朱简这种切刀刻印的方法为丁敬继承发展下来,并发扬光大。丁敬不但是继承朱简,更重要是发展,他在朱简的细切徐进基础上,增强了刀势起伏的幅度,增加了刀刃顿切的力度,使切刀成为刀法完备的刀法体系,从而开创了风靡中国印坛两百多年的浙派。(丁敬刻“梁启心印”)丁敬的刀法特征就是切刀,但是他的朱文印和白文印的切刀方法并不完全一样,我们看这两方印:(丁敬刻“诗正”)(丁敬刻“岭上白云”及边款)似乎都是元朱文风格的,但丁敬却不求线条的温润光洁,他以刀尖入石之后,轻切徐进,不断顿切,形成线条边缘的毛涩感觉,这样刻出来的线条,虽有些许剥蚀,但却不损坏线条整体形态,有的地方笔断而意连,顺畅之中微带凝滞,线条的力感反到增加了,笔韵刀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