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理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7:2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美国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姆。 2、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的?

3、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4、有效教学要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促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内涵。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

原理一:建立支持性的课堂气氛。

研究结果表明,洋溢着关爱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富有成效的学习环境。

1)在选择教学方法和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2)教师可以通过强调学习的目的性,通过将学习的错误看成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及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帮助等方式来促进学习。

3)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质疑,大胆发表见解和协同努力完成任务。

原理二:学习的机会。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成效主要取决于学习时间量的保证程度。学年和学日长短是学生学习机会的最基本规定,在这一范围内,学习机会实际上是由学生花费在某一特定学科或特定学习活动上的时间量来决定的。有效的教师总是尽可能地将可用时间花费在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上。

充分利用学习机会并不是意味着要无限扩展课程范围(如过分强调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机会原理所考虑的是如何将课堂学习时间都尽量用在与课程有关的学习活动中。

原理三:课程一致性。

课程的所有方面都应该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以此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从而形成内在协调一致的教育方案。

现状:教科书问题。教科书出版者出于特定利益群体的压力,也往往会乐意扩大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结果导致了主题框架泛而不深,技能教学孤立零散,系统性和关

联性不强等,内容呈现杂乱无序,没有围绕重要的教学目标用基本的观点来提出问题和安排学习活动。

后果:学生花大量时间去记忆死记硬背的东西和操练孤立零散的技能根本无暇围绕着基本观点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知识结构。

原理的说明:课程和教学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促成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体现了学科内容之间内在一致、结构清晰、联系紧密和便于应用的特点,只有当教学内容本身围绕着基本观点来加以编排,以及课时内容和具体学习活动体现出这种特点和联系时,才是我们所说的课程一致性。

原理四:建立学习定向。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个初步的结构来帮助学生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和提示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使得他们做好学习的准备。

研究已经肯定了在课始借助先行组织者和预览的方式建立学习定向的作用。这些导入的具体方式有:说明课堂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指出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告知学习活动所要求的反应类型等等。

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要确保学生真正明确要学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学。

原理五:连贯一致的内容。

为了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所学的东西,教师应该清晰明白地讲解, 突出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

研究表明,围绕着基本观点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学生理解和保持的效果较好,便于应用;相反,如果信息之间杂乱无章,那么学生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很快就会遗忘或者难以回忆,技能学习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将课程一致性原理和内容一致性原理结合起来看,意味着如果要想使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并且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那么,教师就应该:

(1) 避免不分轻重缓急平均使力的做法,要突出重点讲深讲透。 (2) 围绕着基本概念将信息相互联系为网络结构加以呈现。

(3) 通过着重说明这些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拓展内容。 (4) 配上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测量手段,为学生提供机会来展示其

反映教学预期结果的学习所得。

四、有效教学的特征。

1.关注全体学生

每位教师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要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益的“奉献”,因为这种意义上的“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关注测性量化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益。有效教学主张科学的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实施反思教学

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没有有效教学。 5.有效教学核心

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

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6.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