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1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澧县三中2015届高三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案 班级 姓名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案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类型及名称;握判断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一般方法;掌握技巧

问题答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能力目标:运用一般方法判断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学会分析鉴赏表达技巧,解答诗歌中常见的

有关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掌握一般答题要领和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鉴赏表达技巧。

学习课时:4课时 学习方法:识记、讨论、交流、归纳、训练。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考点分析:

考纲中有“鉴赏文学作品(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叙说,关于“表达技巧”,究竟有哪些,分成那些类别,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综合起来看,大致上表达技巧包含:语言方面的表达方式、写景抒情方面的写作手法、词句方面的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的艺术手法四个方面。 “鉴赏”,就是判断使用的手法名称,并赏析“运用手法的过程和效果”。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先要掌握常见的手法名称,和常用的术语说法。

二、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考查表达技巧情况统计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4年 11省市 10省市 17省市 11省市 14省市 10省市 12省市 14省市 湖南诗词考点内容: 意象、技巧、内容、炼字、手法、形象 三、知识要点整理

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及运用一览表 详细内容见<<名师导学>>相关部分 (一)、写景手法

描 写:白描、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联想想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景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变 形:这首诗怎样写景的?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景物特色的?这首诗写景有何特色?

【答题思路】1、判明考点;2、判明手法;3、确定思路:指出手法名称、说明运用过程、点出效果。

问题所涉及的是诗歌的几个写景句子的技巧。 (二)、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哲理诗)、用典抒情、叙事抒情、借古讽今、主客移位、象征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变 形:这首诗是怎样抒情的?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 问题所涉及的或者是全诗,或者是抒情句、叙事句。 (三)、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象征、渲染、衬托、抑扬、动静结合、对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用典、细节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变 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四)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前两个为热点)、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反问 。

1

澧县三中2015届高三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案 班级 姓名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变 形:这首诗的XX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艺术)手法? 【答题思路】1、判明考点(即是否问结构手法);2、判明手法;3、确定 思路:指出手法名称、说明运用过程、点出效果。 问题直接涉及句子

(五)篇章结构

篇章结构:1、层层渲染,铺垫、层层深入;2、伏笔和照应、过渡;3、结构对比;4、卒章显志;5、以景结情;6、意象组合;7、开门见山;8、抑扬;9、重章叠句

提问方式:??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变 形:??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诗在结构上有何特色(或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问题涉及的是句子在全诗的结构的特点或作用

【注】 记忆表中的内容的方法:随时翻查阅读,通过练习加强运用。 四、 观摩高考:经典考题回放

例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sh?n):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填空题)(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4分)

例3、(2104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8).“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5分)

2

澧县三中2015届高三复习资料---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学案 班级 姓名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熟练判断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2、学会分析鉴赏表达技巧,解答诗歌中常见的有关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 3、熟练运用一般答题要领和步骤。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 回顾诗歌的表达技巧类型及专属名称。 二、 强化训练:

(一)行文结构技巧

问题变体:??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考题重播】: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5分)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 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1、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分析点拨:题干所问明白地告诉我们,第二联对第一联起到了某种作用,那么是什么作用呢?调动我们的结构方面的知识,就不难想到:下句对上句一般是起到“承上”或是解释说明的作用。

【答案】: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例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6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分析点拨:本题是对诗歌的形象鉴赏和手法鉴赏的综合考查,做题的起始点是对“东坡”、“月色”等景物意象的体味,终点是对人物思想情感的把握。做这类题,首先结合诗句分析景色特点,进而点出表达技巧,指出人物的思想情感。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方法小结】:

1、首先要明确命题者的命题切入点,一是开头,二是过渡,三是结尾。看清是在全诗中的作用,还是上下句的作用。

2、其次注意诗歌篇章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平时积累相关知识用及术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安徽卷)

柳梢青 ? 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