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洛克时期合唱的发展与风格特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4:1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巴洛克时期合唱的发展与风格特征

作者:杨琳

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11期

摘 要: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是属于音乐史上最多彩的时期之一。大致始于蒙特维尔第,止于亨德尔和巴赫。西方合唱艺术成熟以及发展的时间指的是巴洛克时代开始到19世纪末。本论文将以《浅谈巴洛克时期合唱的发展与风格特征》为论题,通过论述巴洛克时期合唱的发展脉络,展示巴洛克时代合唱的风格特征和巴洛克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巴洛克;合唱风格特征;合唱发展脉络

合唱艺术始于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巴洛克(baroque)来自葡萄牙语baroco,指的是形状奇特的珍珠,最初是用于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均衡、伟大而富有魅力,与此同时,合唱也很迅速地发展。 一、巴洛克时期合唱的发展

1597年,欧洲歌剧诞生了。其标志性的代表作,就是田园剧《达芙妮》。这是由里努契尼和佩利合作的歌剧。随之而来的是,合唱在歌剧中受到了重视。17世纪,蒙特威尔第作为该时期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作有《奥菲欧》等歌剧,为早期意大利正歌剧作出了巨大贡献。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作曲家代表有吕利和拉莫。并且,英国和法国歌剧的兴起与繁盛,促进了合唱的兴盛局面。伴随着歌剧的发展,欧洲出现了许多声乐体裁,如: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等。 (一)清唱剧

清唱剧开始于16世纪的罗马,包含了重唱、独唱、合唱等。清唱剧又称为“神剧”,是宗教性的大型声乐套曲。17世纪中期,清唱剧广泛兴起,歌词多采用拉丁文。后来出现了用意大利文创作的清唱剧,又称通俗清唱剧。清唱剧没有表演和布景,合唱在其中的作用是用来渲染故事情节,大多以《圣经》为题材基础加以创作。

巴洛克早期的清唱剧可以认为有两类:一类是使用拉丁文;一类是使用意大利文(又称“通俗清唱剧”)。

巴洛克中期的清唱剧创作进入发展与成熟期。最重要的作曲家是被誉为“清唱剧之父”的卡里西米,代表作为《耶夫塔》。合唱以应答的方式重复旋律,有时采用二重合唱或三重合唱的写法。

巴洛克晚期的清唱剧创作可谓是走向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则是亨德尔和巴赫。亨德尔的清唱剧,一般是把《圣经》内容当作创作基础。其代表作有《弥赛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参孙》。与此同时,《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也是非常杰出的作品,作曲家则是大名鼎鼎的巴赫。 (二)康塔塔

康塔塔于17世纪初诞生在意大利。它的初期形式从卡契尼等人的单声部歌曲演变而来。17世纪,意大利作曲家、音乐家们大都热衷于创作康塔塔这一声乐体裁。17世纪后半叶的康塔塔已被定型。其音乐模式是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与合唱构成。康塔塔创作的内容可以为宗教题材或世俗题材。

最初的康塔塔是一种专门为独唱和以通奏低音为基础创作的歌曲。17世纪后期,康塔塔与之前有了一些改变:其构成部分大多是返始咏叹调,可以是两首,也可以是三首。这成为18世纪世俗康塔塔的标准形式。18世纪时期,康塔塔的代表作曲家有斯卡拉第、亨德尔。并且,康塔塔发展成为更适合剧院演出的音乐。 (三)受难曲

受难曲的内容是以耶稣受难故事为基础而谱写的一种音乐体裁。歌词多以《圣经》的四部福音书为主。14世纪的受难曲,也叫做“素歌受难曲”。这是因为人们开始使用单声部齐唱形式,从而使之体现了“素歌”的特点。

15世纪,受难曲中的合唱部分运用了经文歌中的的复调手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16世纪,作曲家们的创作大多以素歌的素材作为定旋律。歌词采用拉丁文。17世纪形成了与清唱剧形式相似的受难曲。它以数字低音伴奏的宣叙调作为基础创作。用乐队伴奏,由合唱队演唱开头和结尾。著名作曲家舒茨的创作采用意大利的宣叙调,与古老的素歌有相似之处,令人感受到古老的圣咏音乐风格。 二、巴洛克时期合唱的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富于戏剧性的,多姿多彩。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歌剧的成型,宫廷音乐的盛行,对本时期的音乐创作有极大的影响,各种古老、保守传统风格与各种新的激进型创新风格同时并存。

(一)巴洛克时期合唱的风格

(1)保守传统的法兰克,巴洛克时期的典型代表——弗莱芒学派风格。成为当时的一种国际性教堂音乐,这一切来源于帕莱斯特里纳对其的调整。

(2)反对弗莱芒学派的“学究式”保守风格。比如,意大利地中海地区作曲家们就非常推崇比较自然并且能够直接表现旋律的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意大利人文主义所倡导的音乐与非教堂诗词之间关系的风格。 (4)威尼斯实验性风格。有较多的双合唱团和复合唱团的作品。

(5)第二原则性风格。是蒙特威尔第所倡导的,强调音乐与唱词之间,音乐为服从地位。

(二)巴洛克时期合唱作品的特点

第一,建立在大小调上;第二,使用了数字低音;第三,主调音乐逐渐巩固;第四,划分强弱拍,可以由小节线来完成;第五,感情加深,装饰变化增多。综上所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由复调音乐走向主调音乐,为下一时期交响性作品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音乐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结语

笔者认为,要想探索西方合唱的音乐,首先要探究在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因为这一时期产生了伟大的作曲家,如巴赫、亨德尔和伟大的作品,如《马太受难曲》等,给往后的音乐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由此得知,巴洛克时期的合唱音乐多姿多彩。巴洛克音乐是音乐史中无比珍贵、当之无愧的瑰宝。 [参考文献]

[1] 侯锡瑾.西方早期合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2] 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 [3] 刘波.合唱艺术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4] 毛凯,杨秋仪.合唱艺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5] 田晓宝,石一冰,文思隆.合唱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6] 马克·伊万·邦兹.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