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32: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周转速度,加强资金运营管理,降低现金流风险。建设并充分利用生产信息化的平台,实行网上管理,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和理解的偏差,建立有效的生产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消除各项目运行信息壁垒,提高采购、生产、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精细化,降低生产组织过程中生产计划和生产执行风险。

三、2015年度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安排 (二)2015年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计划及相关建议 1.2015年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要点 1.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风险意识

加强对全体员工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推进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引导员工增强风险管理意识,以《中航某公司报》、某公司电视台、园区网为载体,对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工作信息进行宣传报道,向全体员工广泛宣传正确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念、知识和规范,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根除惯性思维和陈旧观念的影响,逐步形成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没有局外人,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是管控者的理念,努力建设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

将对员工风险意识培训纳入公司培训计划,组织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风险管理员进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辨识、预警、确认和处理风险的能力,使“风险既是威胁,也是机会”,“时时注意风险,事事防范风险”等观念深入人心,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1.2关注重点,着力抓好重大风险应对

贯彻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要“真编、真报、真用”的要求,风险管理办公室将针对公司2015年风险管理报告中评估的重大风险,重点选取几项攻关,深入分析风险动因和影响后果,确定风险管理目标,提出系统应对方案并组织实施,督促相关业务部门梳理重大专项风险业务在操作层面的控制流程和关键控制点,明确风险解决措施的目标、时间节点、责任人等内容,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并落实在执行层面,有效降低风险。

1.3融入业务,发挥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作用

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业务管理的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业务部门风险防控第一道防线的职能作用,明确各单位在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职责,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具体业务工作流程中。2015年,将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重点选取采购业务、销售业务、存货业务等关键业务活动,依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要求,诊断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存在的不足,查找其管理的薄弱环节,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优化与整改完善。

1.4强化内部控制,努力做好缺陷整改

1.4.1根据集团公司、某公司及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公司流程设置与实际业务工作,依据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2015年每季度选取一项业务,通过穿行测试、专题讨论等方法、进行专项检查评价,查找内控缺陷,并梳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明确该业务的

主要风险、关键控制点,提高业务执行人员的风险意识,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提高公司整体风险承受能力。

1.4.2结合公司2014年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开展情况,针对201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反映的内控缺陷积极进行整改,明确整改目标,布置整改任务,落实责任人,跟踪整改进度,同时将缺陷整改情况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中的一项内容,进行检查落实。

1.4.3加强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通过效能监察、审计等手段,不断强化内控管理,促进子公司管理提升,确保关键业务环节与风险领域受控,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提高公司整体抗风险水平,并适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缺陷,督促改进。

1.5监督考核,促进管理提升

1.5.1为促使各单位切实履行风险管理职责,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某公司要求,各单位2015年前三季度,于每季度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必须向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监察部)报送《风险管理季度报告》,四季度根据要求编报年度风险管理报告,报告的风险管理信息必须全面、及时、准确、真实,以满足公司内、外部对风险信息的需求,推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1.5.2加强对各单位风险管理和内控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根据检查和考核结果,对管理工作规范、预防

与控制措施得当、有效预防和规避了重大风险损失的单位,给予绩效奖励;对未按照要求对风险事项进行分析、编制风险管理报告或未及时上报风险管理报告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不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引发重大风险,且对科研、生产、经营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实施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