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剖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8:24: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药含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

Pharmacological method of the drug-contained serum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vitro

概述

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

是指动物灌胃给予中药及制剂,经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血液,分离所得血清,必定含有一定量的该药物成分,此时的血药浓度反映了机体的真实血药浓度,以此血清加入到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其药理作用的体外实验方法。

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1、 采取的含药物血清与机体内环境相一致且排除了中药制剂

的各种影响因素(如pH,渗透压等),将其加入到体外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其药理作用,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可行性;同时,使中药的研究易于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对于创建中药细胞分子药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于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采取的血清,其体外药理实验的效应

及其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真实的血药浓度及其变化,无疑开创了对于许多成分不明或复方中药制剂药动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3、 如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药效学研究时,同时分

析测定血清中药物成分的含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避免盲目地筛选药物有效成分的繁重工作,使中药药效与中药成分的研究更能协调一致。

从1988年日本学者田代真一正式提出了“血清药理学”这一新概念,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其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 可行性探索研究 2、 方法学研究 3、 应用研究阶段。

可行性探索研究

以含药血清进行体外的药效学试验,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即有所探索,自田代真一提出“血清药理学”的概念以后,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可行性探索研究。

一.抗菌、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杨奎等应用中药血清药理方法进行了中药体外抗菌实验,发现黄芩、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的血清分别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制率高达70%以上。该研究发现一些含中药血清相对于正常血清表现为促进细菌繁殖作用,表明一些中药可以降低机体抗御外邪的能力。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不论是中药复方,还是单味中药,均可出现多个抑菌高峰,表明中药抗菌有效成分复杂,其吸收高峰不相一致,可以对细菌给予多次打击,有利于抑制其繁殖。

崔晓兰等应用口饲桂枝汤的含药血清进行研究,发现每日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2小时的血清有明显抑制副流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作用,该研究还发现,桂枝汤煎剂本身并无直接抗副流感病毒作用,而口饲桂枝汤后的中药血清则有明显作用。因此,血清药理研究可以防止假阴性实验结果的出现。

二.对单核细胞产生内生致热原的研究

杨奎等观察了口饲黄芩、香薷、羌活胜湿汤、九味羌活丸的含药血清对家兔单核细胞内生致热原产生过程中单核细胞内DNA、蛋白质合成速度及Ca2+内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口饲黄芩的含药血清能明

显抑制单核细胞内DNA合成,抑制Ca2+内流,并推测出黄芩解热机理之一是通过抑制单核细胞内DNA合成,抑制Ca2+内流而阻断内生致热原的合成。含香薷血清、含羌活胜湿汤血清、含九味羌活丸血清三者对单核细胞内DNA合成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单核细胞Ca2+内流的影响,香薷和九味羌活丸均呈量效递增性抑制作用;时效关系表明,九味羌活丸对Ca2+内流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90min达高峰,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在给药后30min和90min作用较明显。

三.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力倩等采用中药血清药理研究方法进行离体试验,观察了含苦参、仙鹤草的血清及其煎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苦参、仙鹤草煎剂及含苦参血清均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而含仙鹤草血清则无效。初步证明苦参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确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含仙鹤草血清及其煎剂出现了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中药粗制剂因素有关,也可能受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及血清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提示,含药血清药理研究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四.对造血系统的实验研究

张英华等用血清药理方法研究了当归补血汤对造血祖细胞的影响,发现含当归补血汤的血清对小鼠粒系一巨系造血祖细胞(CFU-GM)、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含药血清量的增加,CFU-GM、CFU-E的增殖数越高。提示当归补血汤能刺激骨髓造血祖细胞,从而有可能增强粒系一巨系、红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