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3 14:5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判断题及答案
1.阶段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
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
4.课程设计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
5.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 )
6.学校教师要贯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下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保障学生参加各类实现教育目的的活动等。( )
7.教学计划规定了各学科的基本要求、各种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还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 )
8.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
9.运用知识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 )
10.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
1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作用。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和提出要求。( )
12.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
13.学习问题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作过种种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
14.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认识,都需要以一定的感觉
为基础。( )
15.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
16.任课老师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方位地养成学生的素质。( )
17.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
18.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
19.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
20.小学生的学习是无目的、无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不用遵循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 )
21.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
22.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 23.小学教育能不能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
24.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2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26.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课程计划的。( ) 27.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 28.德育的过程具有唯一性。( )
29.充分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著作是《论语》。( ) 30.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
31.班主任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 32.课外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外活动的具体要求、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校内外实际来安排的。( )
33.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是
拓展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
34.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 )
35.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 36.教育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
37.教学特别要注意教学卫生,要求学生在坐、立、阅读、书写和其他学习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护学生的视力。( )
38.作为初等教育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 )
39.小学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
4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
41.课时计划就是教案。( )
42.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是违法的。( )43.上课拖延时间说明教师认真负责,是教师优良品质的体现。( ) 4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45.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 46.教师专业化有利于教师地位的提高。( ) 47.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48.教师决定着教学的思想政治方向,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49.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50.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
判断题答案;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