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宝宝大变样教案 湘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54: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宝宝大变样教案 湘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一.教学导入

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

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 二.活动 蚕宝宝“作茧自缚” 1.观察熟蚕:

(1.)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2.)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3.)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4.)做好观察记录。 2.阅读指南车信箱

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 3.过渡:我们也来做一个“蚕山”,帮助蚕宝宝结茧吧! 4.指导做“蚕山”。

5.观看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说一说,“蚕山”为什么能帮助蚕宝宝吐丝结茧? 6.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新型的蚕品种和蚕丝。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在观察中对观察对象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帮助更好的观察。 2..继续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生命、珍爱生命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剪刀、刀片、放大镜等 一.教学导入

1.设疑:蚕结茧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2.学生口头猜测。

3.过渡:到底是怎样的情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活动 蚕茧里的秘密

1.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注意:要提醒学生只能轻轻摇动,否则会撞伤蚕蛹),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指导他们剖开蚕茧,取出蚕蛹。

3.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做好观察记录。 4.比较蚕蛹与熟蚕有什么不同?

5.辨别蚕蛹,区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

6.观察结束,还将蚕蛹装进蚕茧,并把剪下的蚕茧“盖子”还盖上。 三.布置任务

继续观察: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主动运用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2.做好观察日记,培养长期观察并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昆虫一生中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培养学生欣赏生命,为生命而赞叹的科学情感。 2.能将自己的进行探究活动与历史与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科学的情感。 科学知识

3.观察了解蚕由幼虫变为成虫的形态变化过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教学准备

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破茧而出的蚕蛾。 一.教学导入

1.提问:蚕蛹还会怎样变化? 2.学生描述这段时间所观察到的。

3.学生观看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教师讲述:把蚕蛾放在通风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而出。

4.过渡:老师这里有破茧而出的蚕蛾,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吧。 二.活动 破茧而出 学生自主观察蚕蛾。

1.提问:蚕蛾是什么样子?观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头、胸、腹三部分) 2.观察蚕蛾,结合蚕宝宝的观察记录提问:蚕蛾和蚕宝宝的外形、生活习性有何不同? 3.观察蚕蛾,提问:你能发现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吗?

明白:,雌蛾肥大,大腹便便,行动缓慢;雄蛾瘦小精神,比较好动,行动较快。 讲述:当雄蛾嗅到雌蛾的气味后,会更加好动,主动歪着尾部向其靠近并与其交配。讨论:蚕蛾要产卵了,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布置任务:观察蚕蛾交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动,观察雌蛾产卵的情景,看一看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6.交待:蚕蛾死后,教师教育学生很好的处理蚕蛾的尸体,切不要随意乱丢,以此渗透珍爱小生物的教育。 三.阅读指南车信箱

了解我国的蚕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之情。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