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23:36: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门头沟的地质和地形地貌
一。 门头沟地形
地质是地形的基础,过去叙述地质地形都从地质讲起。因为地质知识比较抽象,所以大家读起来枯燥无味。为了便于大家阅读、理解,我们先从地形说起。 1、门头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概况
门头沟区是北京西部的远郊区,山地面积占98.5%,是北京唯一的纯山区。门头沟区属于华北陆台的一部分,处于我国地形三大台阶的第一级与第二级的过渡带上,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四列西南-北东走向的山系组成。自北向南依次为灵山-黄草梁-灰金坨-笔架山;白草畔-百花山-老龙窝-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卧龙岗。形成了崇山峻岭,大山连绵的景观。北京最高峰灵山海拔2303米,永定镇四道桥子最低海拔73米。地形高差悬殊。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大小小的沟谷。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阶梯状、阶段性上升。永定河似一把利刃将四列大山斩断,又象一条银链把重重大山串连起来。山的雄浑,水的柔美,相得益彰,自然天成。 2、山地
北京西郊的山统称西山,西山是太行山余脉,又称太行之首,神京右臂。门头沟的山是西山的主体,自古以来,是北京的军事屏障。
门头沟的山分为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山800米以上,分布在百花山-髽髻山-清水尖-妙峰山山系及以北广大地区,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0余座。低山海拔800-400米,主要分布在九龙山、香峪梁、马鞍山一带。丘陵4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200米。主要分布在清水河谷两侧和龙泉镇、永定镇周边。
门头沟的山以中山为主,山形以脉状为主,自西北向东南逐次降低,成阶梯状分布。山脊宽厚,山坡陡峭,形成宽山,窄谷,山高谷深的自然景观。门头沟的低山区和丘陵坡度较缓,黄土覆盖,植被较为茂盛,盛产优质水果和干果。大山造就了灵山三海(云海、林海、花海),百花山三绝(千山万壑赴都门、百花争妍、晴天响雷),妙峰山“金顶圣境”、“万亩玫瑰”等许多美景。“西山晴雪”是京城著名的八景之一。
3、夷平面
2000多万年前,地质上的北台期,门头沟一带曾经历过一个准平原时期。后来,随着地面不断抬升,河流切割,风雨侵蚀,逐步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现在门头沟许多山顶比较平缓,依然遗留着北台期的准平原地貌,我们把这些比较平坦的山地称为夷平面。门头沟的夷平面主要分布在三个层面上。海拔2300米-2000米,灵山、白草畔、百花山顶部。海拔1600米-1400米,黄草梁、老龙窝、清水尖、髽髻山顶部。1200米-800米,柏峪台,妙峰山大坨,阳台山、九龙山顶部等。
山顶夷平面的存在。是门头沟宽山,窄谷,地貌特征的典型标志之一。这些夷平面海拔比较高,植被以高山草甸和针叶林为主,又各有特色。灵山的野罂粟花,百花山的金莲花,黄草梁上的金针花(野黄花),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高山野花,盛开时节使人陶醉。灵山、百花山、妙峰山已经开辟为旅游景区,黄草梁等其他的夷平面也具有旅游开发的良好前景。 4、沟谷
门头沟的沟谷与山的走向密切相关,在四列大体平行的山系之间,有四条与山的走向一致的河川汇入永定河。自北向南依次为刘家峪沟、清水河、大台沟、门头沟。还有大村自北向南的湫河以及其它一些较小的支流。其余300多条沟谷在山系两侧成羽状分布,与上述沟谷连通。斋堂川是门头沟最长最宽河谷,也是门头沟境内永定河最重要的支流。其他的沟谷
大多比较窄,落差大,其中有一批植被茂盛,泉水充沛,潭瀑发育,景色优美。
5、永定河大峡谷
永定河自官厅山峡进入西山,劈山成峡,顺流成谷,穿山绕岭,屈曲回环,于三家店出山,造就了100.8公里长的大峡谷。其长度,深度超过北京郊区所有的峡谷,也是世界上各国首都罕见的大峡谷。永定河大峡谷大致可分为四段。从官厅山峡入口到沿河城为第一段,永定河穿越了门头沟最高的一列大山,形成30余公里的高山深峡,以u形岩溶山谷为主。 从沿河城到清白口为第二段。自沿河城至向阳口永定河与沿河城大断裂复合,称为东岭盆地,这一段山谷开阔,河道深切,周边山势高峻。自向阳口永定河进入珍珠湖,湖面开阔,水光潋滟,亚洲第一桥象彩虹飞跨峡谷之上,十分壮观。珍珠湖下段湖面变窄,两侧悬崖峭壁,时而可以见到灌木横生,野花到垂的美景。珍珠湖大坝附近的珠窝村是一处高山环护的袖珍盆地。以下10公里是千姿百态的高山深峡。永定河在青白口与清水河汇流。
从青白口到落坡岭水库是永定河大峡谷的第三段。永定河沿着髽髻山北翼,顺流而下。河谷较宽,台地发育,是门头沟苹果的重要产区。自河南台村永定河转向东南流,穿越门头沟第二列大山,这一段河道弯曲较少,两侧山峰海拔1000-1500,相对高差800米以上,是一段长达20余公里的v形火成岩山谷。
落坡岭水库到三家店水闸是永定河大峡谷的尾段。永定河进入低山区,出现了几个大蛇曲,河道时宽时窄,阶地发育,村落密集。是京白梨、大樱桃、香白杏的主要产区。永定河从九龙山、香峪梁、之间冲出西山,结束了百余公里峡谷行程。
6、台地、阶地、平原
由于西山的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在永定河及其支流两侧不同高度,形成了多层阶地,如沿河城、太子墓、雁翅、丁家滩、陇家庄等等。在河谷和山麓有一些台地,如西大台、王大台、东大台、燕家台、傅家台、河南台等等。这些阶地、台地大多土层较厚,水源条件较好,是门头沟村落分布的重要地区。
此外,在永定河出山口一带还有、龙泉镇、永定镇两片小平原,虽然只占全区面积的1.5%,但是却居住着门头沟区三分之二的人口。
7、盆地及其它
门头沟有军饷盆地、东岭盆地等,但盆地特征都不太明显。永定河出山口到石景山、卧龙岗是一个闭合较好,特征明显的盆地,但是门头沟只占有盆地的西半部,其余属于石景山地界。
二、门头沟地质
门头沟出露的的地层比较齐全,地质现象和地质资源丰富,有地质博物馆之誉;门头沟是我国近代地质工作开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 门头沟地质概况
门头沟的地层由海相沉积地层和陆相地层组成,各占约50%,陆相地层又包括陆相沉积地层和火山岩地层。火山岩覆盖面积610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40%。 海相沉积
海相沉积是在海洋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地层。门头沟4.3亿年奥陶纪以前的古老地层基本都属于海相沉积地层。
元古代海相沉积地层
很早以前门头沟是一片汪洋大海。元古代(18-6亿年前)早期,约16亿年前,在沿河城碾台村附近出现了门头沟第一片陆地。14-8亿年前,元古代中后期,在大村以西,清白口、柏峪、燕家台、梨园岭、双塘涧以北陆续出现了大片陆地,总面积有360平方公里,约占门头沟面积的25%。是一片以石灰岩为主的海相沉积地层。 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海相沉积地层
门头沟古生代寒武纪(5.7-5.1亿年)、奥陶纪(5.1-4.3亿年)海相沉积地层是含有丰富海洋生物化石的石灰岩地层。主要有四片。一片出露在沿河城大断裂以南,双塘涧、齐家庄以东,林字台以西,双林寺、黄岭西、王家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第二片是田庄与大村之间的群山,穿越永定河,经芹峪口、青白口以南,连接军饷与碣石之间的大山,是一片石灰岩弧形条状山地。第三片是军庄到落坡岭水库,永定河两岸,以及妙峰山与上苇甸之间的大山。第四片,出露在潭柘寺镇以南以西的山区。门头沟的寒武纪、奥陶纪灰岩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电池用灰岩,溶剂用灰岩和水泥用灰岩。 陆相沉积
陆相沉积是在陆地环境下形成的河湖沉积地层。门头沟的陆相沉积有含煤地层生成,主要出现在百花山两翼和九龙山两翼。 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陆相沉积地层
古生代石炭纪(3.5-2.8亿年),二叠纪(2.8-2.3亿年)地层,是门头沟的早期陆相地层,在门头沟出露的面积不大,主要出露在军庄南山,永定马鞍山,黑江、艾洼,潭柘寺北山,北岭附近以及木城涧、千军台山沟两侧狭长地带。是砂岩、砾岩为主的含煤层陆相沉积地层,是石炭二叠纪煤炭的产地,并伴生潭柘紫石和叶蜡石等稀有矿种。 中生代三叠纪陆相沉积地层
中生代的三叠纪(2.3-1.95亿年)地层是紫红色、黄色、绿色、灰绿色砂岩、页岩、和粘土质板岩,它和古生代后期二叠纪地层如影随形,相伴而生,分布范围与二叠纪大致相同。比较集中的地点在永定镇王家岭、石龙山、葡萄咀,以及南官园、赵家洼一带,是一套富含植物化石的陆相沉积地层。 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
侏罗纪(1.95-1.4亿年)地层在门头沟分布很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分布在百花山-髽髻山向斜和九龙山向斜两翼,即斋堂川、大台沟、门头沟陆相含煤地层,是侏罗纪煤炭的主要产区。二是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侏罗纪早期南大岭玄武岩山体,侏罗纪中期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火山熔岩、火山结块岩山体,其核部火山岩厚度达2200余米。火成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适于植物生长,是门头沟森林面积最大,长势最好的地区。 白垩纪(1.4-0,7亿年)门头沟的白垩纪时代经历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王龙口-杨树地,沿河城-石河之间的东岭盆地,以及东岭盆地西南翼的大山。火成岩厚度达2000米以上。还有齐家庄、张家庄、杜家庄以西至河北省,天河水以南,龙王村以北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山地。以及泥皮、上大水、大小东宫之间岩浆浸入形成的花岗岩山地。 新生代(0.7亿年-)陆相沉积地层是地质时代的最后一个时期。分为老第三纪(7-2.5千万年)、新第三纪(2.5-0.3千万年)、第四纪(3百万年-)三个时期。每个‘纪’又分为若干个‘世’,如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这个时期正处于地质上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西山不断抬升,遭受侵蚀切割,很少有新的地层沉积。只有在永定河谷、清水河谷及两岸的台地上和山前平原有第四纪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