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2:44: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解析 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遵循的主要原理是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为生产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达到动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必要条件。

[基础过关]

1.下列选项的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的是(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 2.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 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 D

解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单个生态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

9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 C

解析 桑基鱼塘模式中各系统内部都有产品产出,系统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生态工业园,使园区内的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这种模式所依赖的原理是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4.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环境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答案 D

解析 严禁汽车上路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一方面会严重阻滞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达到“断绝污染源头”的目的。

5.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 D

解析 从题图中不难看出,综合污染物排放量与能源消耗总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了生产活动产生的物质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消耗过大。

6.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的生态工程的原理是( )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10

答案 C

解析 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将豆科植物和固氮菌分开,破坏了它们的整体性,所以这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7.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 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答案 B

解析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该地区所种植的物种与适宜种植的物种不相协调,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8.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答案 C

解析 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能力提升]

9.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 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 A

解析 大力扩展耕地面积、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都会破坏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必须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0.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B.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1

A.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农业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箭头只能表示物质循环而不能表示能量流动 D.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 A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1.在农村,农作物秸秆大多被直接燃烧,还有部分随意堆放,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图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和闲置情况,设计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养鱼、养鸡等产业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

(1)即使是在冬天,沼气池中温度也能达到25 ℃,维持这个温度的热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 (3)“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减轻了燃烧秸秆造成的__________________效应。

(4)微生物的运用非常广泛,除用于沼气发酵,真菌中的酵母菌可用于酒精发酵,请写出酵母菌生产果酒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 (6)从图中可看出该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多选)( ) A.少消耗 B.高消耗 C.可持续 D.多投资 E.多效益

(7)农村大量燃烧秸秆和柴草会产生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三种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