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3:2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121109898476688

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山水文化及其特征

姓 名: 朱小芳 班 级: 英语1003 学 号: 101031112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文化及其特征

1.基本概念及其阐述

何为山水文化?首先,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性质。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看,“山水”是一个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文化即“文治教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物质世界以外的属于观念形态范畴的精神财富(如:哲学、宗教、文艺、教育和社会制度等)因此概括而来,狭义的山水文化是指:人们以自然山水为关照对象和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如:佛教文化、山水哲学、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画、山水园林等)而广义的文化则指人类在认识、利用、开发和保护自然山水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即以自然山水为物质载体、活动空间或观照对象而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与文化现象的总和。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对山水文化的最高领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今人将山水之美分为雄、奇、险、旷、幽、秀、奥。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山水文化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远古时期:畏惧自然。远古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形成了先民对自然的双重情结,既对自然资源充满感激,又对自然现象心存恐惧,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二、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恐惧、崇拜、敌对、疏远过渡到亲近、喜爱、愉悦。因此人们开始以审美的心境关注自然,驻足山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很多篇章都是对大自然山光水色的赏悦和体味。庄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三、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照的对象。东晋以后,山林成了佛教第一静修之处。五台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相继成为名扬海外的佛教名山,各个历史时期的能工巧匠、文人墨客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杰作。道教宣扬修道、羽化成仙,把高山峻岭作为修

道的最佳场所。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建设,为山水自然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含量,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山水文化类型。 2.儒家学说的“比德说”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影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比德”的山水观,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感悟,实际上是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孔子的哲学思想以“仁”为核心,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不论对人还是对事都要恪守仁爱的美德。这种博爱思想几乎贯穿于孔子的哲学思辩中。孔子又是一个对山水情有独钟的人,“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高山巍巍培植了他博大的胸怀;“君子见大水必观焉”,江河荡荡孕育了他高深的智慧。孔子由此把厚重不移的山当作他崇拜的“仁者”形象,用周流不滞的水引发他无限的哲理情思,触发他深沉的哲学感慨。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所以喜欢流动之水;有仁德的人安于义理,所以喜欢稳重之山。由此可见,儒家把天下万物都看作有善恶的道德属性,都可以导向道德的思考,这种思想落实到山水之上,就是对后世欣赏山水产生极大影响的比德观。 儒家强调“自然的人化”不同于道家的“人的自然化”,但在对待和观赏大自然的山水花鸟中,儒家却吸收、采用和实行了庄子的审美思想。后人在潜移默化中有意无意的把道德观、幸福观、生态理论观、审美观融于山水欣赏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古。中国人评价旅游景点,大多认为越古越好,即使在没有古老的人文景观风景区,好事者也会给缺少文化的自然山水披上一层古老文化的外衣,于是山川就有了文化和品味。

(2)重人。历史名人的登临,名人诞生,因而被后人所歌颂,进而成为旅游热点。 (3)重贤。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恒定万物的尺度。“山以闲称,境缘人胜”。

(4)重文。许多风景名胜最初默默无闻,只因有了文人墨客的题咏,便因此饮誉天下,名垂后世。

(5)重传说。在中国没有一处山水没有传说,并且都与人息息相关。

(6)重寓意。自然景观的寓意是自然景观的内在美。“比德”把自然物象比附人的道德,使自然物像“人格化”为具有伦理价值的意向,包括把一些自然景物赋予深刻的

含义,或比附为其它事物。如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来赞誉生于恶劣环境而品格高尚的人物。以梅花、翠竹、苍松来标榜仁人志士的气节等。 3.乐山乐水,悲山悲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像山一样的坚定,如颜回般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而三月不违仁;而智者却应该如流水一样,不固执,因时与势而应变无穷.因此儒家所主张的仁智统一就体现了山与水的交融。此外,道家没有儒家对仁与礼的坚定精神,而更多的强调顺乎自然之道,故而对水情有独衷,如老子说:上善若水。 其次,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出了长江的宏远恢弘。陶渊明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秦观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高山则是文人精神意义上的家园,是诗人心灵中的故乡,是文人孤独情绪的形象化的表现。如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以及“众鸟高飞绝,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等都体现了乐山乐水与悲山悲水的情结。

4.山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山水文化是蕴涵在山水中的文化积淀,山水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绘画、音乐、文学、哲学、宗教学、诗歌等方面。

绘画方面:山水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游览自然风景已成为士大夫、文人们的新风尚,自然山水开始成为人们独立的审美对象。士人、诗人、画家、宦官、僧人和道士们常常结于名山大川之间,欣赏山水,吟诗作画,参禅悟道,创建寺庙,开发风景而结成朋友。因此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诞生了山水画派。又如唐代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的“山水之变”,其本质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转向山水意境的表现。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发挥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

音乐方面:古代音乐的创造大都来自于对自然的心灵感应,中国的音乐和艺术是注重取自自然并和自然合而为一的。中国古代音乐以琴奏,只有在外在环境平和闲适的时候才能奖自然之声与内在心境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文学方面:随着游览山水之风日渐兴起,许多奇山胜景吸引着游客,与此同时,以山

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美大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哲学方面: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以山水来比喻人的仁德功绩的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无限深广的影响,深深浸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以及《易经》,

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宗教方面:宗教活动和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山水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例如“五岳”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基础上形成的,自佛教传入中国,就逐渐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信仰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古老宗教,和我国的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密切关系。为道教所感染的山水,其中就沉淀着中国特有的文化。

诗歌方面:《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就体现了山水文化对诗歌的影响。且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又以诗歌之国名世,山水引发出无数的诗篇。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如云南大观楼的著名楹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此联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此外多数楹联融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总之,中国的山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以上为最主要的几个方面。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与山水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交融的,它们相互促进共同造就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