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完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04: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康复心理学重点整理

单选: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矗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189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

3.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了解)

①完整性 ②选择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4.记忆的类别:(选择题,能鉴别出选项即可)

感官记忆:是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0.25-2秒) 短时记忆:指感觉记忆中经注意而能保存到20秒以下的记忆(≤20秒) 长时记忆:长时间保持的记忆(1分钟-数年)

5.心理结构论:即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冲突够成立一个人心理动力的全

貌。

6.人本主义学派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五个层次(从低到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7.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方面?认识、情感、意识

8.心理学派:①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 ②生理心理学派 ③行为学派 ④认知学派 ⑤人本主义学派

9.气质的分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0.能力(选择):指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特征的综合表现,在传统

心理学上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1.神经性障碍包含: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焦虑障碍、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分离性障碍(前三个为主要临床特征)

12.评定量表:自评:①抑郁自评量表 ②焦虑自评量表 ③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他评: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13.动机的基础:需要

14.贝克在他人的认知系统中由表及里地区分出了三类观念: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

15.战斗-逃避理论:Walter Cannon

16.(塞里)第一个提出了应激的概念

17.人格对健康的影响:

A型人格: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 C型人格:易患癌症 名解:

1.康复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揭示康复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病理心理学:又称变态心理学,它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异常心理包括精神病性行为的规律,研究精神疾患和病理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特别是人格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3.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指以往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曾有过的情绪体验,学习过的动作行为等在人脑中留下一些印记,并且这些印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头脑中浮现出来。

7.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是不易被个体所控制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

8.气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9.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因,是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倾向。

10.变态心理:

广义:指所有偏离正常的心理过程或行为 狭义:心理障碍

11.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情感淡漠、四味破裂、脱离现实。

12.抑郁性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

感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包括抑郁症和持续性心境障碍两种类型。

临床表现以情绪低落为主,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13.心理测验:是依据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以客观、标准化的程序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数量化的测量和确定的一种技术。

14.人格测验:根据人格理论编制的评估个性心理特征的一类技术。

15.常模:为了对个别的测量结果进行正确的评定,必须与客观的标准比较后才能作出判断,

这种标准称为常模。

16.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只要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平衡。

17.生物反馈治疗的基本原理:生物反馈仪通过电极与机体各部位接触,来获得机体活动信息,然后将这些生物信息转为信号,最终使这些电信号转换成容易为患者所理解和辨别的信号,反馈给患者

18.应激:个体面临或觉察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

19.应对:应对是个体对应激性事件以及因应激性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

知和行为措施。

20.心身医学:研究正常和异常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疾病的多因素发病机

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21.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

躯体功能障碍。

22.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又称医患交流,是指就诊期间医患双方相互提供信息交流的过程。

23.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指医护人员与病人在求医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良好

治疗关系需要换位思考和交流。

简答(或论述):

1.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①研究应激源和残疾的关系 ②研究康复对象的心理

③研究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 ④康复心理评定

⑤为康复对象、家属等提供心理咨询 ⑥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2.记忆的基本过程

①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信息的过程,或理解为将输入的具体信息改变为抽象的、便于在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