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树人中学小升初语文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6 17:09: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花抒怀的两句诗是:“ , 。”

(10)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 ,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语填空) 学校开展“爱我南京”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小雨和小晴等组成合作小组,选择了以下几个专题。(14分) 【魅力南京】

2.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

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沧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 龙蟠 ( ) 哺育( )

(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2分)

“妖绕”改成 “恩锡” 改成 【人文南京】

3.搜集材料时,大家发现,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曹雪芹、吴敬梓、鲁迅、徐悲鸿……小晴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 【青春南京】

4.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3分)

小雨说:“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联两个词的英文字母NY 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我推选 幅图标(第一幅除外), ” 【书香南京】

5.活动初,大家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时下,经典作品销路不佳,有些书店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放在打最低折扣的专卖区。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往往使经典不再“经典”。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从古到今,那些古籍除了非常

高远的、深奥的之外,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

(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

(1) 结合对上面材料的理解,你认为这个专题活动的目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为了搞好这个专题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2)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2分)

《 》的阅读心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撰写阅读心语进行宣传的形式外,你还有什么好主意?(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4分) 【古诗阅读】

6.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1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