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理论及应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4:09: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理论及应用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可以规范思维的确定性和协调性。本文将阐述这“三律”的理论并举出其应用。 (一) 同一律

同一律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同一。必须在同一意义上使用概念和判断,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断。其公式是:A是A,A表示任一概念、命题和其他思维形式。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不能混淆或偷换概念;例如: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世间万物中第

一个可宝贵的。二、保持论题自身的同一。不能转移或偷换论题;三、保持语境自身的同

一。不能混淆或偷换语境。 (二)矛盾律

矛盾律又称不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既肯定它,又否定它。对于两个相互矛盾和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相互矛盾的命题必有一假,相互反对的命题可以同假)。其公式是:A且非A。A表示任一命题,“非A”表示A的矛盾命题。则两个反对命题不能同真。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矛盾或反对命题,必须否定其中之一,否则就是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如不能说“水是物质”,同时又说“水不是物质” (三)排中律

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矛盾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任一事物在同一时间里具有某属性或不具有某属性,而没有其他可能(一个命题是真的或不是真的,此外没有其他可能)。其公式是A或者非A,A表示任一命题。排中律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一。不能犯“矛盾两不可”的逻辑错误。但同时反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如:既说“此矛锋利,无坚不摧”,又说“此盾坚固,任刺不入”,就违反了排中律的原则。 (四)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

在这“三律”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矛盾律和排中律,因此说说这两者的区别,以便更好地把握。一、使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矛盾和反对命题,排中律只适用于矛盾命题;二、逻辑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不能同时肯定两个矛盾或反对命题,对矛盾命题必须否定其中之一,对反对命题至少否定其中之一。而排中律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三、逻辑错误不同:违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排中律,犯矛盾两不可错误。

(五)同一律的应用

(1) 李白游秋浦,当地汪伦家居桃花潭一带,很想见李,但又苦于不认识,心生一计,

给李写了一卦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此乃李生前两大嗜好,欣然前住。却全然不见,原来“十里桃花”是桃花潭方圆十里,“万家酒店”是有一家酒店店主姓万。

此例中,汪伦偷换了“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的概念,使李白前往。

(2) 有一天,某城市一家餐馆前挂了一个“明天吃饭不要钱”的牌子。第二天刚开始营

业,就顾客盈门。可顾客一吃完饭,老板就要钱。人们问他:“牌子上不是写着‘明天吃饭不要钱’吗?”老板答道:“是啊,明天不要钱,今天要钱。”第三天,第四天,老板照收不误。

此例中,老板故意混淆“明天”的概念招揽生意。

(六)矛盾律的应用

“小张是湖南人” 和 “小张不是湖南人”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而 “小张是湖南人” 和 “小张是江西人”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七)排中律的应用

“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不是自私的”,此例所否定

的两个命题是同一素材的全称肯定命题和全称否定命题,它们之间是互相反对关系,不违反排中律。

“说世上有鬼,这是迷信,我不同意;但要就此断定世上无鬼,这我也不同意,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此例就是“两不可”,对“世上有鬼”和“世上无鬼”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同时都加否定,违反排中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