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案(1)(沪教版高一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3 20:30: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设计

理解用两个实数差的符号来规定两个实数大小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研究的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加以证明;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不等关系和用比较法,反证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判断命题的真假;代数证明,特别是反证法。 三、教学流程设计 通过例题巩 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

公路有长有短,房屋有高有低,速度有快有慢......现实世界中充满着不等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不等式来处理。

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并解决一些不等关系问题,为了今后学习函数的需要和培养代数论证能力,还要学习不等关系的证明。而解决不等关系问题的基础是不等式的性质,为此我们先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判断两个实数a与b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将它们的差与零相比较来确定,即 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 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 a?b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0。

用心 爱心 专心

从实际出发,阐明研究不等式性质的重要性。 运用类比由等式性质探究不等式性质 引导学生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解不等式;介绍反证法。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引出等式的性质: a=b,b=c?a=c; a=b?ac=bc; a=b,c=d?a+c=b+d。

1.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得到关于不等式的三个结论: 结论1 如果a?b,b?c,那么a?c。 结论2 如果a?b,c?d,那么a+c?b+d。 结论3 如果a?b,那么ac?bc。。

[说明]引导学生判断三个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证明,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利用举反例是证明命题错误的主要方法。继续让学生探究让结论3成为正确命题的条件。得出不等式的三个性质:

性质1 如果a?b,b?c,那么a?c。 性质2 如果a?b,那么a+c?b+c。

性质3 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 性质4 如果a?b,c?d,那么a+c?b+d。

2.提问:判断以下两个命题的真假:如果是真命题,请说明理由;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反例。

(1)如果a?b,c?d,那么ac?bd。 (2)如果a?b?0,那么0?11?。 ab[说明]利用已经学过的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特别要注意性质(3)的使用前提;对于不正确的命题进行修正,得到不等式的另外两个性质

性质(5)如果a?b?0,c?d?0,那么ac?bd。 性质(6)如果a?b?0,那么0?11?。 ab3.探讨不等式在进行乘方,开方运算时具有的性质: 性质(7)如果a?b?0,那么a?b(n?N) 性质(8)如果a?b?0,那么na?nb(n?N,n?1)。

[说明]根据性质(5),由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得出性质(7)。介绍用反证法证明性质(8),

*nn*用心 爱心 专心

归纳用反证法进行证明的主要步骤。 三、例题分析

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a?b,那么ac?bc。 (假命题) (2)若ac?bc,那么a?b。 (真命题) (3)若a?b,c?d,那么a-c?b-d。 (假命题)

(4)若

2222bd?,那么bc?ad。 (假命题) acnn(5)若a,b?R,a?b,那么a?b。 (真命题) (6)若a,b?R,a?b?1,那么1?a?1?b。 (真命题) 例2.(1)比较(a?1)2与a?a?1的值的大小。

(2)比较a?b与2(2a?b)?5的值的大小。 (3)比较x?3与3x的值的大小。 解:(1)由(a?1)2-(a?a?1)=3a,得

2222当a?0时,(a?1)?a?a?1;当a?0时,(a?1)=a?a?1; 22当a?0时,(a?1)?a?a?1。

2222222(2)由a?b-[2(2a?b)?5]=(a?2)?(b?1),

22当a?2且b??1时,a?b=[2(2a?b)?5]; 22当a?2或b??1时,a?b?[2(2a?b)?5]。

222(3)由x?3-3x=(x?)?32233??0,得x2?3?3x。 44[说明]应用不等式的性质,采用“作差法”比较两数(式)的大小。“比较法”的主要步骤是作差——变形(化简,配方,因式分解)——判断——结论。 例3.解关于x的不等式m(x?2)?x?m。 解:移项整理得(m?1)x??m,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