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五校联盟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3:56: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三年级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张加龙

一、积累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 ▲ ,虽听不自阿。(《吕氏春秋·不苟》) (2)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3)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 ,君子好逑。(《关雎》) (5)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 (6) ▲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浣溪沙》中对偶工整奇巧,表现词人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的句子是: ▲ , ▲ 。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深情目送友人离去,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近年来,我市历史人文游、沿海生态游、美丽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备受自驾游游客青睐。西.溪景区、安丰古镇、甘港老家、黄海森林公园、新街花木园、弶港滩涂等景区游客纷至tà来。漫步西溪古街,品味唐风宋韵;伫立甘港老家,体验农家风情; ▲ , ▲ 。如诗如画的美景,别出新裁的创意,吸引了上海、南京等地游客蜂拥而至。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青睐(▲ ) 纷至tà(▲ )来(2分) .

(2)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 改为 ▲ (1分) (3)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自选东台一处景点,在空白处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 ,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2分) ....

A.在国家推出控制房地产泡沫政策后,不少房地产公司仍然推陈出新,想方设法提高房价。 ....

B.日本右翼一再否认侵略历史,其言行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C. 刚刚结束的“习特会”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强聒不舍争先报道。 ....D. 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为创建4A级景区,市路灯所受沿海经济区委托,参与建设黄海森林公园花林路、杨林路、海宁路路灯亮化。

B.为纪念新四军建军80周年,缅怀新四军的丰功伟绩,题为“喜迎十九大,军魂永铸——新四军建军80周年全国军事题材雕塑展”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广场落幕。

C. 手机进校园,不仅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而且浪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学习时间。 D.随着多家电商集中开展“双11”促销活动,使快递业务量将于近期出现高峰。

5.将下列句子依次排序组成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①为了长期生存下去,他们必须运用智慧寻找和储存食物。

②从200万年前智人出现的时代开始,到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以前,每个人都是狩猎采集者。 ③爱运动是我们的天性,这是由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④那时的生活特征是:剧烈活动数天再休息数天,人们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⑤食物、体力活动和学习之间的关联性成为人类大脑回路系统中与生俱来的习性。 A.③①②④⑤ B. ⑤①④③② C. ③②④①⑤ D. ⑤①④②③ 6.名著阅读。(8分) 片段一:行者道:“因与李天王计议,天地间至利者,惟水火也。那怪物有一个圈子,善能套人的物件,不知是什么宝贝,故此说火能灭诸物,特请星君领火部到下方纵火烧那妖魔,救我师父一难。”

片段二:我们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

片段三:现在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是哭了,满眼都是泪;眼泪从眼圈周围一齐涌出,整个眼睛浸在泪水里;这叫人奇怪又叫人非常可怜。他可笑地、笨手笨脚地、一跳一跳地在厨房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眼镜在鼻子前摆动,想戴,可是眼镜腿老是挂不到耳朵上。

(1)片段一中“圈子”是什么?其真正的主人是谁?(2分)

答: ▲ ▲

(2)片段二中教授们改进本国语言的计划是什么?作者写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 ▲ ▲

(3)片段三中的“他”是谁?结合原著,分析“我”对“他”的情感经过怎样的变化。(3分) 答: ▲ ▲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导致串门时间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网络社交代替了串门 自己变得“宅”了 空闲时间太少 怕给对方造成麻烦 人情关系淡了 不愿意在家做饭 53.6% 43.4% 40.1% 39.7% 39.5% 37.7% 精选

注重个人隐私 【材料三】

35.2%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15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随着近年来网络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应用的崛起,网络开始逐步取代以“串门”为代表的传统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

守醉也。

社交模式。的确,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6.9亿人,社交网络用户占整体网民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

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的九成以上。近半数人认为网络社交平台承担了一部分串门的功能。此外,网络的发展也促进了“宅

【乙】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①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文化”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给“串门文化”带来冲击。相关数据显示,近半数的人在非工作

钱②耳。(苏轼《临皋闲题》)

[注释]①范子丰:苏轼的儿女亲家。②两税及助役钱:新法规定,农民要交春秋两税。助役钱:时间更喜欢宅在家里。

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苏轼反对之,以此讥讽。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社会与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休闲方式和沟通渠道,很多新奇、有趣、轻松的活动代替

(1)颓然乎其间者( )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3)与此孰胜( ) (4)闻范子丰新第园池( ) ..了“串门”。但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代的休闲方式也可能慢慢地令人变得孤僻、空虚、不合群。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行者休于树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相关调查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亲朋好友之间不常串门导致人情关系越来越淡。

B.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C.泉香而酒洌 为坛而盟(《陈涉世家》) (1)通读三则材料,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2分) ..D.其半是峨眉雪水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答: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2)为了让更多的人走出家门,走近邻居,走近社区,增进交流。请你向社区委员会提两个活

(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动建议,以增加社区居民交往的机会。(2分)

答: ▲ ▲ 答: ▲ ▲

(2)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3)为了鼓励社区居民多交流,王梅同学拟写了一则公益广告 “让寂寞的花朵在春风中学会

答: ▲ ▲

微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3.【甲】文中作者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

答: ▲ ▲

二、阅读理解(55分)

14.欧阳修和苏轼当时都是官场失意贬居他乡,但一人表现为“乐”,一人表现为“闲”。这对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7分)

你面对人生挫折有着怎样的启示?(3分)

送魏二 答: ▲ ▲ 王昌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16分)

心藏一念,情怀自来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鲁先圣

①在古希腊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人在集会上提出了一条新的法律,他就必须被绳索套住脖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子站在讲台上,如果这条法律被大家通过了,人们就拿下绳索;如果没有通过,人们就移开讲台。

8.诗歌一二两句中描写了“橘柚香”、“江风引雨”等景色,请选择一处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即使这样严厉无情,但当时的古希腊,依然有很多的思想家前赴后继。而正是这样一群人,把古希答: ▲ ▲ 腊推上了人类思想的顶峰。

②当怀疑与恐惧占据了你的心灵,不论原来多么坚强,你的目标、理想、信念、自信必然会土9.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崩瓦解。相反,一个懦弱的人,如果认清了自己的弱点,坚信自己可以成功,那么,生命中就会渐答: ▲ ▲

渐建立起永不枯竭的力量,潜在的能力被逐渐激发,不论多么远大的目标,最终一定都能实现。 精选

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善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久天长就会渐渐形成慈悲的胸怀,不自觉地关爱他人,对弱者富有恻隐之心,养成和蔼可亲的性情,依靠自己无私的美德,逐步积累起崇高的威望。

④我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了英国文学家培根的书和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书,从那时起,他们两人就成为我人生的向导。我们的世界,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我知道他们已经穿越沙漠,走向了生命的绿洲。在他们的引领下,不论经历多少迷惘与苦难,我都坚定不移,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圣殿的门口,等待着我。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循着心灵的指引,一往无前,铿锵而行。沿途所有麻雀的聒噪、乌鸦的哀鸣,甚至毒蛇的诅咒,你都不要在意,因为,在人生的终点上,你光芒万丈的身影,迎来的是整个世界的欢呼与掌声。

⑤如果,有很多人心甘情愿追随你的脚步,与你为伍,说明你的品格与追求征服了人们;如果,有人千方百计诋毁、中伤甚至仇视你,说明你已经让那些人望尘莫及;如果,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引领一个人打开成功之门,你的德行将也会改变世界。

⑥懦夫总是从未知的领域缩回脚步,而勇者则总是把目光投向神秘的未来。危机,对懦夫来说是一种危险,而对勇者来说则是一个机遇。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发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心有怀抱,心地澄澈,拥有自己的大自在,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割舍下那毫无意义的凡尘蝇头小利。

⑦河流是生命的隐喻,没有河流的绵延不息,就不会有葱郁的绿洲。但是,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沙漠。沙漠与绿洲是生命的两极。绿洲总是给人们舒适与希望,但也容易养成自满与懒惰;沙漠需要勇气与探险,却给人们神秘与金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必定平静而淡泊,不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有一颗从容与安然的心。

⑧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追求的力量,影响人类命运的,都是一往无前地追求梦想的人,他们具有伟大的魄力,艰难困苦只会激发他们的斗志,生命中从来没有妥协与退缩这些词汇,失败也都成为成功的阶梯。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攻无不克、不可抵御的追求的力量。

⑨大地无言,星月无语,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然的情怀。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8期)

15.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3分)

答: ▲ ▲ 16.短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 ▲ ▲

17.短文第④段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 ▲ 18.第⑦段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 ▲ 19.请你为第⑧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3分)

答: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7分)

大地的馨香 朱宜尧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 ②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

④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

⑥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

⑦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

⑧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

⑨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

⑩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

?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

?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

?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

(选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删减)

20.通读全文,说说标题“大地的馨香”有何含义?(4分)

答: ▲ ▲ 2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 ▲

22.“这倒让我有些愧疚。”我为什么会心生愧疚?(3分)

精选

答: ▲ ▲ 2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答: ▲ ▲

24.“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对此,你是的观点是什么?请联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 ▲ 三、写作实践(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台阶,是用砖、石、混凝土等筑成的一级一级供人上下的构筑物。这是有形的台阶,其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无形的台阶。每个人正是攀登一级一级台阶而到达顶点。每一级台阶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只有永不满足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请你以“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主题积极向上,字数不少于600字。初三语文参考

答案

1.(1)虽贵不苟为 (2)春风不度玉门关 (3)老骥伏枥 (4)窈窕淑女 (5)为伊消得人憔悴 (6)岸芷汀兰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每空1分,多字漏字,有错别字,该空均不得分)

2.(1)lài 沓 (2)新→心 (3)示例:徜徉森林公园,欣赏自然美景;走进滩涂湿地,感受海之博大。(内容恰当,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3.B 4.C 5.C

6.(1)金钢琢 (金钢套)(1分) 太上老君(1分) (2)计划:①简化言辞(1分) ②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1分) 目的:批评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1分) (3)“好事情” (1分) “我”一开始因为“好事情”不让他来,而生气;后来当看到他“好事情”听祖母的故事后激动流泪的场景,“我”觉得很惊奇,开始可怜他;(1分)再后来“我”被他吸引了,最后成了朋友,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人了;当他离开的时候,“我”十分怀念他。(1分)

7. (1)示例:随着网络社交平台和即时通讯应用的崛起,半数人用网络社交代替了串门。(2分)(2)示例:运用比喻,意思希望宅在家里孤独的人们,能够在交流中学会沟通,得到快乐。(2分)(2分)(3)示例:①在双休日开展主题社区活动,让更多居民参与活动;②在传统节日,组织社区居民进行传统文化交流;③建设社区活动俱乐部,组织各类社区活动小组等等。(一点1分,写出两点即可)

8. ①示例一:“橘柚香”运用了反衬的写法,以橘柚飘香的美好景色反衬友人“醉别”,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惜别之情。(3分)示例二:“江风引雨”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内心的凄凉,渲染了一种惜别的凄清气氛。(3分)

9.诗人借助想象,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友人离去的孤独惆怅之情。(4分,如写虚实结合,分析有理,也应得分)

10.(1)醉醺醺的样子 (2)以……为乐 (3)谁,哪一个 (4)建造,修筑 11. A(提示:A在;B间断 与世隔绝;C表并列 表承接;D表示判断 这,这样)

12.(1)略 (2)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

13. 【甲】主要记叙作者与众宾客在醉翁亭游玩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感。(2分) 14. 示例:面对人生挫折,我们要敢于面对,重新认识生活,并积极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3分,意对即可)

15. 一个人的心中有着坚定信念、勇敢追求、心无旁骛,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3分,意对即可)

16.引出本文的论题;充当论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3分,一点1分)

17.举例论证 作者列举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告诉读者人生应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比喻论证 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非议,比喻成“麻雀的聒噪、乌鸦的哀鸣,甚至毒蛇的诅咒”,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不要在意这些非议、咒骂,而要坚持自我,从而到达自己的人生目标。(4分,写出论证方法2分,举例分析2分)

18.顺境或优越的条件,既能够让人看到成功的希望,但也有可能让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逆境或艰苦的条件,需要我们勇敢面对,但能够激发斗志,最终获得成功。(3分,意对即可)

19.示例:居里夫人一生追求科学,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提炼出镭,并将之奉献给全人类。她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成就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3分)

20.①春天的大地上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散发着馨香;②父亲好比大地,给了“我”殷切希望和谆谆教诲。(4分,一点2分)

2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一把剪刀”,将嫩芽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3分)

22.①年少时,父亲催“我”下地,“我”不理解父亲的用意,极不愿意;②“我”没能及时领会父亲“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话语的含义;③过了不惑之年,“我”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话,但已错过年少时光。(3分,一点1分)

23.父亲是一个勤劳、关爱儿子、富有教育智慧的人。他在“我”年少时就教育“我”读书与种地是一码事儿的道理,他带着“我”下地,为的就是激励“我”的成长,让“我”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3分)

24.示例:我赞成文中父亲的观点,认为读书与种地是一回事儿。种地是春种秋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有收获。读书也是这样。只有努力学习,不断付出,才能提高成绩,提升本领。如果想要不劳而获,恐怕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4分,言之有理即可)

25.建议切入分为47分,评分标准同中考。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