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0:3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
摘要:本文对几位知名语言学家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作了大概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研究。本人认为形容词的分类一定要结合语义和语法功能,并根据两个标准,对形容词所在的语句进行综合分析。文中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并作了大量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本人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举例。从语义的角度,形容词主要起抽象表述、状态描写、程度区分、感情表达、施事陈述和未来驱动的作用。从句法功能的角度,本人详述了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本人选取了形容词的三个特殊现象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义功能 语法功能 状态描述 程度区分 形容词叠词
第一部分 前人对形容词的定义及分类的论述
(一)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对形容词的论述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里把形容词定义为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事物的实字。《文通》中把形容词定名为“静字”,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实为“静字”中的“象静”一类。他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存在着差别,而形容词承载着细致描绘这些差别的功能。
在《文通》的实字卷里,马建忠先生讨论了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构词方式主要有三类: 一,名词(字)、代词(字)、动词(字)、副词(字)作状语形容词(放在名词前) 二,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圣明、辛勤、端庄等; 三,有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安危、奸贤、公私等。
尽管一个世纪以来部分学者指责此书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不能作为现代汉语的语法书,同时还批评它机械模仿西方语法,但《文通》作为中外文化产物,它的研究价值和开创之功是不可否认的。
(二)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对形容词的论述
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在此书中 1
3
1
2
《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著作。以下简
称《文通》 2
原文为:“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 3
《文通》第112页
黎锦熙先生给形容词下的定义是“用来区别事物之形态、性质、数量、地位的,所以必附加于名词之上”。因此,黎先生根据其定义(意义)把形容词细分为形状形容词、数量形容词、指示形容词和疑问形容词四大类。但根据后人在诸多语法书中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定义和学术研究著作中,黎先生所谓的四类形容词只有描述实体事物的性状、形状、程度的性状形容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形容词。
在《文法》中,黎锦熙先生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被后人所引用、学习和研究。其一是形容词作修饰语是否需要添加“的”字。黎先生认为是否需要添加“的”字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四个 :
一,习惯熟语具有结构凝固性,所以不必添加“的”字;
二,根据表达情况,以句子的整洁、调节和流利为标准和要求决定添或不添; 三,一个句子的附加成分太多,即由多层定语时,则有必要添加“的”字; 四,从语义表达的角度,由词句的意思决定添与不添。
其二,黎先生还揭示了汉语与英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区别,即英语的形容词只能做定语,而汉语的形容词可做定语、状语、补语和谓语,在书中这些形容词被称为“用作述语的形容词”
7
6
5
4
。
黎锦熙先生的《文法》仍带有“模仿”马建忠先生《马氏文通》和西方先进语法著作的痕
迹,但其中对现代汉语形容词极有个人见解的看法和理论创新点成为后来学者研究学习的对象。 (三)二十世纪中期关于形容词的论述
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四大语言学名家:吕叔湘、王力、高名凯和朱德熙。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都把形容词归为实词一类,并都把形容词定义为描写事物性状的词,描写性是形容词的主要特点。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首次提出了“非谓形容词”这个概念。他认为有些形容词充当句中的谓语,已经不具备形容词的一般特征,应另外归为一类,即“非谓形容词”。这类词一般不直接以定语的形式出现在句中,并且一般不加“的”,如《吾》书中首要、上好、新式等词。事实证明, 45
8910
11
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第19页,以下简称《文法》 《文法》第114页 6
《文法》第121页
78
《文法》第124页
吕叔湘(1904-1998):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 9
王力(1900-1986):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有《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 10
朱德熙(1920-1992):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主要著作:《语法修辞讲话》(与吕叔湘合著)(1951)、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56)、《现代汉语语法 : 1956-1957学年》(北京大学汉语教研室 1957)等。 11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商务印书馆)第39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非谓形容词的数量和应用正逐日上升。所以,吕先生对“非谓形容词”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极有远见的。
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中首创用语音形式、语法形式和语义相结合的标准来划分形容词。按照形容词的语音形式(音节),语法形式和词的搭配功能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两类。简单形式形容词是基本形容词,包括单音节(老、古、香、好)和双音节(精细、闲暇、温情、愚笨)两类。复杂形式形容词包括重叠式形容词,后加成分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雪白、粉碎)。重叠式形容词又可分完全重叠式(零零碎碎、规规矩矩、扭扭捏捏)和不完全重叠式(古里古怪、可有可无,憨头憨脑)两类。后加成分的形容词分双音节(孤零零、冷冰冰、软绵绵)和多音节两类。简单形式的形容词描述人或事物属性和性质为主,是性质形容词;复杂形式的形容词则以人或事物的状况或情态为主,是状态形容词。朱先生在此书中还讨论了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的关系,并指出形容词在行文中可充当定语、状语、补语和谓语。
(四)二十世纪后期有关汉语形容词的论述
作为现当代最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里给形容词下的简洁定义是表示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书中把传统的形容词分为“形容词”和“区别词”两类,前者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后者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在句中只作定语,不作谓语、补语和状语。在语义和结构特征方面,多数形容词都能添加“的”,在表示否定时一般加“非”,不加“不”。在语法功能方面,黄、廖二人认为,多数形容词以定语形式做名词修饰语放在名此前,另有小部分形容词做补语,形容词亦可以以谓语形式出现在句中。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马真教授在《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中明确根据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把形容词分为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词(表示状态)和区别词(区别其他事物的属性)。其中区别词不同于形容词和状态词,语法功能单一,只能作定语,或与“的”字连接组合。
第二部分 本人对形容词定义和分类的分析和研究
(一)对前人研究的分析 12
12
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