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市镇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8 20:57: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胡市镇中心学校近期教育工作

情 况 汇报

胡市镇地处天门市东北边缘,东面和汉川市相连,北面和皂市镇、南面和卢市镇、九真镇毗邻,辖区人口3万余。2007年胡市镇中心学校实行一校制改革后,下辖胡市初中、胡市小学、杜并山小学、新民小学、陈集小学共5所分校。几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改善了全镇各分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案管理水平,提高了教育教案质量。

一、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全部投入到全镇5所学校的维修建设中,使全镇整体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初中分校占地400平方M的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楼的改造维修,使初中学生有了舒适的食宿环境;胡市小学寄宿生综合楼的兴建使胡市小学的寄宿生迅速增加;杜并山小学的食堂建设和陈集小学的食堂改造,成功地解决了学生中午在校用餐问题;初中分校又投入一定的资金打了深水井,彻底改善了师生生活用水。胡市小学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将教案楼门窗和校门进行了改造,新民小学办公楼和厕所进行维修,整体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二、加强支教力度,均衡师资资源配置。

为确保区域内师资资源均衡配置,探索出了人才流动

的有效途径。2009年秋季,初中分校派出7名骨干教师和领导到杜并山小学和新民小学实施走动教案,为村小教案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教案教研质量逐步提升。

教案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多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教研促发展,围绕质量抓教案,围绕教案抓教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连续三年荣获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市“最佳文明单位”称号;教师有12人次获国家级奖,20人次获省级奖,42人次获市级奖;学生有10人次获国家级奖,12人次获省级奖,28人次获市级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 全镇教育教案质量纵向比较虽略有提升,但和兄弟乡镇相比还有一段距离,还不能满足上级领导的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2、 历史原因学校布局调整不够合理,学校建设相对滞后,中小学学生流动过大,这些因素也极大程度的制约了师资力量的合理利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微薄。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可用经费极其有限。

4、 市有关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不准招择校生的政策不能落实,造成乡镇之间、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抢拉生源,导致胡市这个边缘地区生源大量流失,造成我镇初中和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数严重不足,资源浪费。

5、师资缺乏,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如英语、体、音、美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我镇有近20年没有进教师,许多学科已后继无人。

6、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的教案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案。

五、需请市教育局研究解决的问题

1、市教育局对胡市这样的边缘薄弱地区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要予以倾斜,严禁外乡镇来我学区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招生,规范招生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均衡生源,解决农村学校分布不均,结构不优,人心不稳的问题。

2、学校公用经费不能按学生人头数下拨,要以乡镇和学校为单位下拨,让学校能正常运转,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达到规定的建设和配备标准,实现各校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3、师资配备均衡化。本着各地各校的教案实际,分别核定不同学校教师编制,以适应教案的实际需求,对边远地区要加大选派支教教师,补充师资的缺口,对象我们这样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的培养、培训、定期交流和对口援助、帮扶形成制度,逐步均衡配置师资,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4、开展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稳定教师队伍。 面对我镇的困境,我们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只有靠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上下团结一心,用优良作风和不断提升的能力去开拓创新,我们才能够早日实现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