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4讲 烛之武退秦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4:10: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

2. 积累文言知识;夯实课内,延伸课外; 3.体会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讫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工于记事,长于记人。

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作者介绍: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4.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次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第二次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二是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字词汇总

字音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陪(bèi)邻 阙(quē)秦 逢(páng)孙 杞(qǐ)子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古今异义

1)敢以烦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旧时俗称仪仗)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 4)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离开所在的地方,往别处去)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1

一词多义

1)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

2)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

4)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2)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3)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 4)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重点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 3)省略句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文章记述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退军。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君撤走围郑的军队,并派兵保护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了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把握重点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为什么称“晋侯”“秦伯”而不称“晋文公”“秦穆公”?

明确:用周天子时的封号,表明孔子欲借《春秋》以正名,恢复周礼。 为什么“晋侯”之名在“秦伯”之前?

明确:春秋时期按照爵位高低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

2

“以其无礼于晋”,反映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 明确:春秋无义战,但却重视师出有名。 怎么无礼?

第一个理由: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到了郑国,郑国的国君认为重耳在外边流浪了这么些年,一定是个没出息的人,理也不理他。

第二个理由:郑国“且贰于楚”,郑国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晋国借着这两个理由出兵郑国。

本可以派军出征,为什么对一个小国却要“御驾亲征”?

明确:晋秦的志在必得,渲染郑国的形势危急。 郑并没有无礼于秦,为何秦国也出兵?

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重耳,这就是秦晋之好。在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发兵替女婿重耳打进晋国去,亲自率领百里奚等文臣武将护送公子重耳回晋国。到了黄河边,秦穆公分一半人马护送公子过河,自己留下一半人马在黄河西岸作为接应。秦国和晋国是联盟。

面对强大的晋军和秦军,郑国该怎么办? 佚之狐出现了,他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这是佚之狐唯一的一句台词。至于佚之狐的个人能力与品德,历史上留下的记录很少,已然无从考证。历史有时候很奇怪,有些人就是那一句话就让历史永恒的记住他了,而且还是美名。

他的这句台词,首先是对国家形势的分析:“国危矣”,在两大国的包围之中,郑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谁能拯救郑国?“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是烛之武,而不是他佚之狐。在危难降临时刻,作为国之重臣却无计可施,实在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佚之狐的可贵在不怕暴露自身才智不足中呈现出来。国家危急,我佚之狐无力拯救,但我知道,国内有比我更有才干的人。所以,我需要把他举荐给国君,哪怕国君从此就重用了他轻视了自己。这说明:他勇于正视自身才智,以国家大局为重。

第二,可以看出佚之狐对于烛之武的了解。举荐烛之武,相信烛之武能退秦军,未必就一定知晓烛之武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但是只要您任用他,他就一定能让秦晋两国的军队退回去,一个“必”字那真是斩钉截铁。在佚之狐说出这句话之前可以想象得到,郑国王宫大殿上,一定是每天都齐聚了文臣武将,想尽了各种可能的办法。然而,每一个冥思苦想的计谋,只是片刻之后便被同僚们用不争的事实轻易地就否定了。直到所有的方法都已用尽,所有的守战之路都已堵死。我们不知道佚之狐说了哪些让郑王放心的话,更不知道他是否用身家性命做担保,竭力把烛之武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但这个“必”字是充满自信的,危机之下的举荐,一定要增强郑伯的信心,才能促进举荐的成功。 佚之狐一定知道烛之武稍有差池,郑国将万劫不复,自己也难逃一劫。即使如此,他还是举荐烛之武,因为他相信烛之武一定不负所托,一定能够完成拯救郑国的任务。

郑伯应该用了比较高的规格来请烛之武出山,借以表现他的诚意和急切。可是烛之武却推辞了,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一个有性格的老者,我年轻时候你怎么不用我呢?现在你有危难了,就想到我了,可是我老了。发点小牢骚,来点小推辞更能见出烛之武的亲切。

郑伯也很了不起,立刻道歉,贵为诸侯国君,却能及时的向烛之武表达歉意:“吾不能

3